反思是最重要和基础的技能,是分析结果产生原因的过程,是需要培养的能力。以前每次阅读之后,觉得把书里的观点列到笔记上,复述下来就会掌握书中的知识,可一段时间后,发现书中能回忆起来的内容寥寥无几。
原因就是自己从来不去反思,我既没有关注结果的好坏,也没有去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最后的记忆自然靠的是死记硬背。
我们知道学习的本质是改变假设的过程,而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就是通过反思。老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话,那每本书都去读一百遍,我们就能够保证自己完全掌握这本书吗?况且我们的整个人生,能靠只读一本书就能满足个人生活吗?
反思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发现知识误区—跳跃性假设,即不经思考就得出结论,就像我们失恋后老说世界上没有好的异性,然后对所有的异性都抱有敌视心态。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好好分析自己为什么产生这种情感,直到找到合理答案。
反思的第二个作用就是促进知识连接。我们都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记忆不会牢固,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却没什么头绪,而且有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就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法,结果是事倍功半。但是当我们采取记忆方法去记忆知识点的时候,可能会记得更牢固一些,这种方法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体会。
反思的第三个作用就是检查新知识是否应用。知识如果不用出来,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上学的时候我学理科,就喜欢死记硬背概念,然后解题的时候会去调动这些概念,做了几道基础题就以为自己准确掌握了知识。但真正碰到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时,又是两眼一抹黑。
如何去训练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从小事反思;生活案例化处理;培养反思日记的习惯。我有一个感受非常深刻,那就是老是想一口气做完一件事情,比如读完一本书就想能获得相应的技能,但事实是你要一点一点的从基础入手,才能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