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我们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杨绛先生去世那年,我在地铁里看到她的大幅照片,也看到她的《我们仨》。一时间,这本书也登上热销排行榜前几位,我们对已故的人的缅怀,总显得无能为力。

我一直到现在才读《我们仨》,总觉得在最畅销的时候读会带了潮流的感情在里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更喜欢称呼她为杨绛女士,整本书她都用极其平和朴实的语言叙述一家三口的生活,娓娓道来。

01 因为是女子

我看到满街都是穿学生装的人,大有失学儿童的自卑感,直羡慕人家有而我无份的那件黑布背心。

因为种种原因,她无缘公费出国,又不愿向家里伸手要钱,她便跟随丈夫到牛津去做一个旁听生,自己学习。那时候学校会发给学生一件黑布背心,背上有两条黑布飘带,她看到穿学生装的人就满心羡慕。像小学生会羡慕第一批带红领巾的孩子,像中学生会羡慕班委带佩戴的团徽,像大学生羡慕已经拿到工作offer的同学。但我更愿意认为她只是羡慕别人的着装,像所有年轻的女孩儿那样。想要时下最流行的焦糖色大衣,或大家都在背的最新款女包。或者那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总觉得那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潮流。

女孩儿的心思就是无论做什么决定定会惦念着家里,她的父亲有高血压,而那时候没有降压药,她离开父母已是十分愧疚,就更不忍心向他们要钱。即便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她也选择退而求其次的做个不用交学费的旁听生。

我像林黛玉一般小心眼,问是单送我一人还是别人都有,他们说单送我一人,我就特别宝贝。

多年后,丈夫和女儿带回一个公公送的镂金字的猪符,她还要问清楚是不是只送了她自己。所有的女人都有的小心思,想在长辈那里得宠。同属相的公公或者有多个这样的平安符呢,但她不管这些,只送了她就当宝贝一般保存。我想到我的父辈和祖辈,父辈的伯母,婶妈,无不小心打探着祖辈的爷爷奶奶说了谁的好话。女人真是很有趣的存在,如果世界没有了女人,怕是会少掉很多乐趣吧。

02  相敬如宾

他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即便再大男子主义的人,在深爱的女人面前都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女人应该都是这样吧,在她挚爱的人感到困扰时,她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宽慰他。或者她本来是修不好门也修不好灯的,但为了不想她的丈夫自责,她会尽力研究,或者就因为有这份感情在里面,这些平日里不曾留意却并不复杂的事就办好了。

我不会修台灯,也不会修门,但我也觉得类似这样的对话常发生在我和我先生之间。相爱的人,总是想为对方分担更多的烦恼,同甘的时候我们往往平淡的察觉不到,但共苦的时候却绝对站在一起。

钟书叫了汽车接妻女出院,回到寓所,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

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妇女的地位还不像今天这样被重视起来。或者在国内,有不少的妇女在生产不久之后,就会都被婆家安排下地务农了。男人在家里往往是厨房都不会下的,即便心疼自己的媳妇也常常被长辈拿来跟别人家的儿媳妇比较。她的丈夫应该也曾是酱油瓶子打翻了都不会扶起的大长子。如今对她如此这般的照料,在她说来是调侃,但却是他们平淡爱情的缩影。他的确像个孩子一般,需要妻子照料,但最终扛起这一家的也是这个看起来笨拙却无比强大的丈夫。

03 念家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圆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定,彩云易散梳理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游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后来再读这段,觉得十分落寞。他们一生坎坷,直到暮年才有了安顿的居处。能称之为家的地方,不在乎它在哪儿,不在乎有多大,不在乎是不是身在其中,而是这里有没有完整的一家人。

女儿往往比儿子贴心,并不是儿子不好,而是女儿思维更细腻吧。如丈夫所愿,他们的孩子是女孩,且仅有一个孩子。他们换她阿圆,她乖巧聪明,与父亲最亲近。曾一度有为了父母而不结婚的念头,后来到海外留学,每次寄信回家都被父母争着读,她是大学教授,工作认真,也嫁了人。

女儿得病住了医院,丈夫也住进了医院,她用一个“万里长梦”来描述一天天送别丈夫和女儿的过程。他们的家就变成了客栈,她一程一程的送别,丈夫的船就一点一点的移动,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之前并没有读懂客栈的部分,但读完整本书,再回读时,我竟不忍再细读这一部分。这是一个老人安静的描述,不知她每次提到丈夫和女儿时,有没有孤独的流眼泪。

End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

她是妻子,丈夫是她的挚爱;她是母亲,女儿是她的牵挂;她是最平凡善良的妇女,她想念一所公寓,一个有丈夫女儿和她的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