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M,机(machine),包括生产设备但不光是设备,还包括工装夹具、工具等,以及厂房等建筑物、动能设施比如压缩机房、蒸汽炉、污水处理设施、燃气供应设施、变压站等,有时候还要包括厂内的土地。这些是对生产手段的管理。一个目标:不能因为这些设备设施的问题而停产、出次品,影响品质、交期、成本,而且,老出故障的话维护修理费用也受不了。所以,要通过设备提升劳动生产率,就要提升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次品率。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产品不良就是设备故障。虽然武断一些,但是很有利于理解如何从产品不良的角度看待设备故障,寻找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设备保全。同样,设备保全不仅是针对直接生产加工产品的机械设备,还包括上述的各种设施,以及工装夹具。比如,压缩机房,压缩空气管路的跑冒滴漏,压缩空气含水量超标等,都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再比如,玻璃长的熔化窑炉,粉尘会对造成窑炉的换气装置”格子体“的堵塞从而造成进气不良,供氧量不够,因而燃烧不足造成品质问题,还会影响窑炉寿命,等等。工装夹具也视同设备的一部分,与品质和效率密切相关。
设备保全,是个日本词儿,中国叫设备维护、维保。但是实际情况是只有“修”,没有“维”,维持,保养。保全,这个词儿我刚记住的时候没思考他的含义,日语里“全”是完全、全乎、完整,不缺不坏没毛病,和成全的全是一个意思。保护和保证设备的完整完好。完好到什么程度呢?“如同刚出厂的全新状态一样”,而且,要让设备能有足够的使用寿命,甚至超过折旧年限的好多倍。这个目标就高了。比如我们去日本研修每次必去的东海神荣电子工业株式会社,他们以“清扫改变经营”著称于世,我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欧洲、美国、甚至非洲的摩洛哥的不少著名企业的高管们都组团去学习怎么清扫。他们做到了什么程度呢?比如他们有一台“实装机”,就是给半导体集成电路版插上电子元器件的自动化设备。这台设备的折旧年限是3年,他们1991年买的,由于开展彻底的清扫活动,用到了现在,将近30年了,已经成为神一般的存在,每次都一定会讲、会看这台“神设备”。
“喂喂,不是在讲设备保全吗?怎么说道清扫呢?”对,我要告诉你设备保全的最最灵魂的一句话,你会了,设备就不会出故障了!记好了啊,这句话就是“清扫就是点检,点检就是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就去复原和改善。”明白了吧?清扫是设备保全的入口,最基本动作,也是最有效的动作。东海神荣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虽然说做了三十年“清扫”,其实他们已经将清扫做到了最高境界:彻底的设备保全、彻底的业务改善、彻底的上下贯通的全员参与经营。设备要通过清扫改善,业务要通过“清扫“改善,经营要通过清扫改善。别急,这些都会教给大家的,先从基础的5S活动一步一步爬台阶,不退步,就能做到。
其实,设备保全的思想和方法论体系,都是美国人先弄起来的。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装备生产效率高,质量好。之所以日美开战之后能够中途岛扭转战局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和军工厂的设备保全也是分不开的。日本人有个好处,就是你把我打服了我就马上跟你虚心学习,就跟完全忘了你刚打过我一样一样的。他们战败后,各个领域都研究美国为啥赢了,日本的所谓的军事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来研究这个,找碗饭吃。企业界也一样,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工厂效率高,原来有“预防保全”preventive maintenance,这个秘密武器!马上学啊!啥叫预防保全呢?就是设备没坏的时候,通过望闻问切,发现螺丝松了,润滑油快干了,磨损严重了,就马上紧固、注油、更换,平时非常注意清扫设备。日本人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从1950年左右努力学习模仿,后来又发展到了定期保全、状态保全、专业保全和自主保全的分工、预知保全,等等。而且,日本人特牛的就是,他学到什么方法后总是想方设法发展这个方法论,怎么能达到更大更大更大的效果。比如丰田集团的电装公司在学习和实践设备保全的时候就意识到,工人天天操作设备,对设备的情况最了解,就如同只有妈妈最了解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一样,哭的声音不同意味着不同的意见或要求:饿了、尿了、拉了、热了、想让抱抱,等等。设备有异响、异味、发热、振动等,天天操作它的设备操作工人最清楚是啥原因。所以丰田电装公司就让操作工也参与到设备保全里一起做。日本的全国设备保全协会来评定活动水平的时候,发现了他们这个做法,觉得很了不起,“全员参与啊!以前从来没有啊!整个保全活动的形态、机制完全变了!了不起的推进机制体制的变革,效果巨大!”,所以,把设备保全的英文名字PM(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前面加了个T,就是total,TPM,“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然后,反出口到了美国,掀起了美国TPM的革命高潮!
到现在,日本的制造业企业依然在推行这个活动,依然在挑战TPM的各项大奖。我们访日研修去丰田各个工厂、荒川工业、明和工业、没有一个制造业企业不做这个活动的,不是一年两年,是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明和工业株式会社1998年的时候还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家庭小作坊,极其脏乱差,专门给雅马哈做一种活儿:摩托车零部件比如车把、油箱体、消音器的打磨抛光,因为这些部位就是摩托车的脸面,全靠这儿拉风。那时候,明和工业处于他们自嘲的“无法无天地带”,地上的粉尘每天能有一指厚,几乎从来不打扫,工人干一天活儿下来,全身上下白鬼子一样,设备天天坏,老板野岛先生天天自己开着车去雅马哈拉回次品、赔礼道歉,还总是交不了货。在我们现在的首席专家、当时雅马哈的TPM事务局局长桥本先生的启发和推动下,他们1998开始从5S做起,2000年开始设备保全的自主保全活动,2005年就跟着雅马哈到印尼雅加达开厂去了,现在日本国内三个工厂110多人,但是雅加达工厂500多人,因为设备保全的过程中培养了不少能工巧匠,以及公司现场管理进步巨大,20年来一直挑战TPM的各项大奖,成为了日本设备保全协会的明星企业,也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他们现在的车间和1998年比,天壤之别!野岛社长现在跟我们讲起来这二十年的故事,抚今追昔那真是感慨万千又自豪啊!他一手带过来的,不容易!2008年经济危机,他们2009年几乎大半年没有订单,咋办?学习!每天八小时,社长、副社长、部长们轮流当讲师,利用这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扎实深入做好TPM活动。经济危机前滨松地区有八家同行,经济危机中另外七家都倒闭了!野岛社长说,如果我们没有做TPM活动,肯定也早没了!
所以说,5S、TPM(设备保全)、TQM(全员品质保全)是TPS的三个大台阶,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推进流动化、准时化JIT、自働化(jidouka,工序内保证品质),就实现了自己的TPS了。我们中国的企业,同样绕不过去,因为这是关于提高经营资源的生产率的最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不是什么日本大和民族的什么武士道,是他们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学习来的。
日本人在学习上从来不会抵触、保守,不会自以为是,那真是见贤思齐啊,最西方化的东方国家,骨子里早就真的达到了脱亚入欧,我给日本人的评语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拿来主义,你有啥好东西他都非常谦虚礼貌但又毫不客气、晚一分钟都怕你不给他一样,赶紧拿走。
对于日本企业这么干,我们的很多企业很不解:为啥得一直搞?你想啊,你学会自己吃饭了就不吃饭了?5S、TPM就是每天吃饭啊!很遗憾,我们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事后保全”BM,breakdown maintenance,坏了再修。所以,我们不叫保全部门,叫机修部门,专门负责坏了再修的部门,天天救火,就是生产设备灭火队!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落后日本70年,落后美国80年,认不认?就这不少企业还很“谦虚”:TPM太高端太难了,我们的员工素质差,管理水平低,我们做不了。者就如同在说,我的身体病了体质差,这药太先进了我不能吃!这就是日常功课,和自己现在的水平没关系,必须做。而且其实真不难,什么水平的公司都能做。我们指导华兴玻璃做TPM的自主保全的第一步骤“设备初期清扫”,一年时间,设备小停顿和故障就减少了90%以上,叉车班成了叉车超级4S店!
就说我们的客户华兴玻璃集团,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日用玻璃企业,他们一家的产量,早在2010年左右超过了日本全行业的总量还要多!2005年我们开始指导以来,三年时间做了5S的四个步骤,2008年开始推进TPM的自主保全——嗯,忘了告诉你TPM有八大支柱,自主保全只是一个支柱——现在到了第四步骤,设备故障下降了95%以上,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当然是越长故障越少啊,故障损失时间越短啊!)大幅延长了十来倍,平均故障修理时间(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啊,这是修理能力的指标!)大幅缩短。再也不是机修消防队了,他们的部门也不叫机修部门了,叫保全处,保全主任、保全工。更牛的是,虽然还是自主保全阶段,但是咱们的员工就是聪明啊,只要激发了激情出来,改良保全、定期保全的大改善都给做出来了!改材质、改机构、改结构、改工具,让零部件寿命延长十多倍也不是没有的。他们李董事长坚持用国产制瓶设备,坚信一定能用好,结果他们家产品的质量全国同行第一,行业质量标准是他们主导修订哦。他们改过的设备,生产厂家都看不懂哦(也不能随便给他们看,咱们有专利)。更厉害的是,设备保全能力的提升到了可以思考设备设计的水平,生产线后端的包装设备自动装托机,就是在他们主导和设备厂家共同研制出来的,2005年的时候一个窑炉的后端包装工序有两百来人,堆满了托盘、麻袋。现在两条线三个人,整个后端也就是10来个人。
对了,他们的超级牛逼的天神级叉车班,一辆叉车用了12年,比人家的三年的还显得新,功能当然完好啦!要点检一次十几项的各种油位、液位、润滑、紧固,原来需要半个小时,现在一个人1分半钟!
这是今天的“机”,machine,摸什(么),都能做,都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