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各种“玩具模型”异常敏感并深感兴趣。比如:木头玩具,皮沙包,风筝,冰橇及飞车等等。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两位“高科技产品的创始人”,也是古代的真正男子汉:一是明熹宗朱由校,二是苏州木匠徐正明。
朱由校:为“匠”而生
众所周知,几乎每代皇帝的后宫都佳丽三千,而明熹宗朱由校独爱“木头”。在他的木匠公众平台里,凭借木偶、折叠床、冰橇等多项“科技第一”,阅读量破100000+是常有的事。
据记载: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冻,冰坚且滑。熹宗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小拖床,床面小巧玲珑,仅容一人,涂上红漆,上有一顶篷,周围用红绸缎为栏,前后都设有挂绳的小钩,熹宗坐在拖床上,让太监们拉引绳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绳牵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导,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两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冰橇。
热爱,是积极的另一个名字;专注,是创造的最大筹码。
徐正明:将“匠心”进行到底
话说,虽然飞机最初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最早能在空中飞行的飞车,在清初就出现了!正是这位名为徐正明的苏州人发明的:这种飞车形似“栲栳”,故得名为“栲栳椅”飞车(栲栳,原来是用柳条编织成的容器,形状像一只笆斗)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和飞行尝试。
原本,这个徐正明只是专注于“闭门造车”,但他可不是图样图森破的山姆大叔,觉着有这样一个铁饭碗就足够了。就像毛姆所说的,“男人的灵魂总是游走于宇宙最边缘的角落”,总有一个东西让他义无反顾——他要造会飞的车。显然,这种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幻想”很快受到网上各大喷子吐糟。
不过,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好的是,那时候还没有雾霾,机会总是留给坚持不懈的人。虽然期间苦于生计,不得不暂时放弃,但徐正明是谁?百度称:打不倒的徐阿斗。几经周折,重拾梦想,终如愿以偿。当他坐上自己设计的“飞车”、45度仰望天空时,曾经不看好他的人瞬时都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坚持,可以让梦想展翅高飞;专业,可以让人敌人闭嘴。
热爱才能专注,坚持才会专业。
总之,无论是朱由校,还是徐正明,都向我们抛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橄榄枝。
而当下,正是这类精神匮乏的时代。街上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空气里都是浮躁的气息。
在快意恩仇、快餐消费的时代,笑意阑珊的面孔越来越少,温和周到的服务体验越来越少,专业技术含量越来越低,没有几个人能将“坚持创新、服务至上”的理念根植于心。
我们正处在与互联网紧密捆绑的比特世界,发生了太多实时讯息的轰炸,蓦然回首,曾经那股匠劲儿却被错综复杂的“网”缠的越来越模糊不清。
在这儿,突然想到最近在奇葩说半决赛里提到的女巫水喝不喝的问题,喝,与世界为伍,其乐融融,反之,不喝,众人皆醉我独醒,孤军作战,一个人的曲线救国战役。
其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要做自己,要维护自己内心世界的秩序。”
于是,金牌选手姜思达给出了最好的例子:
古罗马竞技场拼刺刀和野兽,而斯巴达克斯却大胆站出来挑战奴隶制。
蒸汽机时代,梭罗偏向瓦尔登湖小木屋走去,坚守自我的孤独和信仰。
饥饿游戏里,孤独的十二区,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自己变成颠倒黑白的人。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那份坚守和秩序。那么,从大环境到个人,反刍现实和自己,今天,我们的匠心精神是否还在?
这正是"功利世界"留给当下的我们,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