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简要地说,正如这个说法本身所提示的,
它指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结论。
但是,这种“思维技巧”又是什么呢?要把它既清晰又简练地描述一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等你自己有了实践经验,你就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了。或许它可以概括为由下述基本假设导出的一套概念:
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的行为和互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期望的额外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这是个相当普适性的论断。所有社会现象?没错。事实上,不妨在一开始就承认,经济学家认为他们理论的解释范围非常广,并不局限于人们平日谈及社会的“经济部门”时所想到的事情。经济学不仅仅是关于货币、利润、商业和金融的学问,也不单是对人类竞争行为的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研究人们的选择及其无意的结果——未预期到的副作用。高峰期的交通和国际贸易都能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非营利性组织、关注社会的慈善机构以及政府机关也可以。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解释沃尔玛和通用汽车这些公司中人的行为,为什么不能将其用于美国国税局和农业部呢?像社会团体一样,政府的各个部门也都是由个人组成的,而这些个人基于他们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
不要误会,经济学理论并不是假设人人自私、物质至上、目光短浅、不负责任、一门心思向钱看。“人们基于他们期望的收益和成本进行选择”这一假设,并没有暗示以上任何一项。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把什么东西看作收益和成本,以及他们以怎样的相对价值衡量这些收益和成本。
经济学理论不否认慷慨、公益精神及其他美德的现实性或重要性。经济学家如果真的否认事实,那他们就成弱智了。事实上,亚当·斯密关于美德同样写过一整本书。
旁白 优化行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行为(actions);
第二,互动(interactions);
第三,结果(consequences),
不管这些结果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对行为的关注强调了优化(economizing)和权衡(trade-offs),或者说取舍。
“优化”意味着使用者最大限度地从资源中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而稀缺使得优化成为必要。
尽管有些人手里掌握着无限的资源,似乎没有优化的必要,但是人都是要死的,所以时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稀缺资源,钱多得不知怎么花的人也需要优化。
你在山上滑雪一周,就意味着这一周你不能去海边晒太阳,无论你挣多少钱,你都必须选择。甚至脸谱网的老板马克·扎克伯格,也得选择如何最好地利用他的时间和财富——下个月他是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呢,还是到一个遥远的小岛上享受一次假期呢?即使是他,也不能同时拥有一切,也要权衡取舍。事实上,当他要决定挣来的又一个1亿美元该干什么的时候,他也面临权衡或者说选择:他是该把这些钱塞到床垫里呢,还是投资再建一家在线企业呢,或是像以前一样捐给公立学校?他的选择可能和你迥然不同,但有一点和你一样,就是他也得面对稀缺性的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会帮助我们认清楚优化过程,即稀缺性约束之下的选择行为。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也能澄清人与人互动中一些重要而令人困惑的问题。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那么群体互动的核心问题,就是个体计划的多种多样甚至互不兼容。
我们通过优化以应对稀缺问题;至于需要与成千上万我们甚至不认识的人合作,则需要通过参与协调过程(coordinatingprocess)来应对。城市交通的例子能同时说明这两个方面:当上班族规划行驶路线、考虑何时并线、决定绿灯变黄灯时是加速还是减速时,他们是在进行优化或者说做出选择,即在特定的情形下做出他们认为最好的决定。
他们的行为通过一个过程得到协调,这个过程本身并不仅仅是所有人行为的简单加总。没有一个司机(也没有一个中央交通调度员)能够控制这一过程中所有人的互动,然而这个过程却能协调全部个人决策。尽管这个过程从不完美,但大多数人还是能成功地抵达目的地。
这就使得我们思考“无意的结果”这一观念。每个司机都想到达各自的目的地,一路上都要不断做决定,都在路上与他人进行协作。但是整体的交通运行,却不是某个人有意设想的结果,不受任何一个司机的控制。要保证有序的交通,也不需要一个虚拟的中央交通调度员来指示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复杂的交通形态是自发呈现的,是人们“各顾各开好车”的无意结果。有人会问:“作为人们各自逐利行为的副产品而非有意设计的结果,这类有序的形态是如何产生的呢?”正是这类问题的提出,激发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人们的优化行为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专业化(或者按照亚当·斯密的提法叫作“劳动分工”)是增加产出的必要条件,而由此而来的产出增长,在几个世纪以来极大地扩充了“国民财富”的积累。但是缺乏协调的专业化带来的则是混乱,而不是财富。人们只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追逐各自感兴趣的特定目标,与此同时对旁人的利益、资源和能力几乎一无所知;但自己的计划要想成功,却又依赖与他们的合作,这一切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旁白 亚当·斯密定义的商业社会。
旁白 互动行为:交换。
在回答这个问题,或是解释亚当·斯密所谓的“商业社会”不可思议的运转时,经济学理论常显得不同凡响。在《国富论》中,斯密早就观察到: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的别人劳动产出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所有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也成为完全的商业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生存都依赖于专业化和交换,成功的协作是一项特别复杂的任务。想想看,为了你今天吃好一顿早饭,有多少活动要进行精密的协作。你早上吃的麦片和面包要经过生产、加工、运输、分销等若干环节,农民、卡车司机、建筑工人、银行经理、超市收银员只是在这些环节中付出劳动的人当中的少数几个。(继续往下想,事情就更不可思议了:矿工采掘铁矿石炼钢,钢材制造卡车,卡车拉砖,用砖盖厂房,工厂生产拖拉机,农民用拖拉机来收麦子。关于生产农民使用的拖拉机,我们就可以写整整一本书来谈论其中涉及的
无数个人和组织,即便如此都无法将所有人员涵盖。)这些人怎么就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正好做了适当的事呢?经济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从中逐渐成长起来。尽管近些年来经历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经济学的主旨仍然是解释“商业社会”的运作;而大多数人谈到“经济”的时候,其实脑子里想的也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