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华先生的作品《活着》有一段时日了。这种现实题材的小说若是读起来所产生出来的共鸣会使人随着人物的命运转变而感到压抑。我选择在做饭期间的一些空余时分去听一听。
朗读者~仲维维先生磁性的声线,以文中老汉富贵第一人称的自述,豁达的、平静的讲述人生过往。
至少作为听书人的我在那种安抚起伏情绪的声音里是获得了安慰,因为富贵老汉苦难的人生起起伏伏,真是牵动了经历半生人间烟火的我。青年时的我未必能够体会到人活着的不易和活着的幸福;也许老年后的我再读此书又会是另一番的滋味。
可今天当我既安静又不去分神的去听‘富贵’平静地讲述自己儿子~有庆死亡的章节时,再也不能够听下去了。尽管声音依旧是那么的磁性温暖,但故事情节的残忍我不能够接受。
我一遍遍地停下来告诉自己这是部小说,试着再一次去听书还是不能接受,泪流不止,因为我是一位母亲。可爱的小有庆用稚嫩的声音对医生说:“抽我的血……”很快有庆的头晕了,有庆的脸白了,有庆的小脑袋一歪倒下了;有庆的血,被抽干了。
……
泪奔。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太感性的哈姆雷特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