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选择放下全部,去找回自己,这可能是一种幸运,也可能是一种洒脱,更可能是一种无奈。
试问人世间有多少人在找回自己的路上迷失了自己。晕头转向的最后,草草了断一生。
于情,我们都想找回自己;于理,我们不能。因为生活教会你的,不是不忘初心,而是揣着"不忘初心"这句话,去成长,去历练,去成为另一个自己。
直白点说,我们称之为圆滑,实际上,是不得不去适应,因为我们需要这种适应,去获得内心想要的某种东西,或许是权利,或许是荣誉,或许是财富,或许是势力,但唯独没有自己。
这里不会举所谓的名人实例,去论证这句话的真实性。因为话在心头口难开,藏在心中更自在,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有些真实的想法,从来都是无例可举,却又一直存在的。就好比氧气,能察觉但看不见,每一次呼吸都理所当然,但从来不会特意提起,今天又在呼吸新鲜空气。
潜意识的欲望,往往被隐藏。坦露于胸的更多是已经反复演练的套路而已。从一个套路掉进另一个套路,如此往复,陶醉其中,无法自拔,笑非笑,语非语,人非人,不自知。
只因,在当今社会,从不需要你找回自己,需要找回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而已。由此可知,不做自己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有利可图,才会促使你一直坚持,好比坚持活下去,才能体会更多美好之事,更多人间疾苦,更多喜怒哀乐,然后更想找回谜一样的自己。
这么看来,"找回自己"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世纪难题,一个没有尽头的循环过程,从出生到老去,一直在探索,自省,叛逆,沉寂寻找中,慢慢行走。
直到有一天,自己求知的小世界不再转动,开始接受并妥协现在的自己,那么恭喜你,或许你要找的那个谜底,原本就是这副德行。
谁说不是呢?
— END —
鱼若有意,水自波澜;
话若有情,心便荡漾;
与你絮叨,轻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