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第350期,肖杰老师继续给大家讲《孟子告子章句上》把自己的笔记和感想分享出来,以飨大家。
原文 孟子告子上 1.1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柳树,行为方式好比是杯盘;使人性具有仁义,就好比是用柳树制成杯盘。”
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带领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必定是你这种言论。”
注释
1.告子:人名,孟子的学生。
2.杞柳:杨柳科植物,即柜柳,杨柳树的一种。
3.桮棬:(bei杯guan圈)木制的盛汤、酒的器皿。
思考&感悟:
- 告子的看法:人性无善无恶,没有仁义也没有不仁义,仁义是人后来添加上去的;
- 孟子的看法:人性中是有向善的部分的,所以仁义也在人内的。
- 都有道理。从事实上来讲,告子的看法更接近现实,但是告子的言论容易让人陷入虚无主义,既然事实上并无善恶,那么为恶也未尝不可,那么仁义就难以实行;孟子把仁义归于内,这样就更利于仁义行于世间。
- 说实话,我个人更看重孟子,我想孟子不见得是不知道告子说的道理的,但是孟子的儒家担当也就在这,他即便狡辩都用上了,也要去批判告子,因为告子的言行虽然接近事实,但对于需要意义的民众来说,是没有导向善的。
- 人都是活在意义网上,世界本没有意义,都是人为创造的。孟子和孔子等儒家士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构建一个伦理体系来解读这个世界,让我们这个本质没有意义的世界赋予丰富的伦理意义,这个是非常非常值得向往的。
原文 孟子告子上1.2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
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
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思考&感悟
- 告子的观点,认为人性如同流水,引导向哪里就去了哪里。所以是没有善恶的,善恶是后面的引导而产生的,这是实话,善恶是伦理和道德规定的,正因为儒家界定了善所以才对比出来了恶。
- 孟子的观点,还是偏重于道德的教化。其实是孟子看到了人类当时道德状况是向下流的趋势的,圣人挺身而出努力教化世人,义不在于别人,在于自己内在。君子和圣人可期,这样等于是给大家一个行善的动向和导向善的路径。
- 比喻的优点和局限性。比喻的优点是让很多属于胜义谛的内容以现实谛的方式说出来,这样的话,大家容易听得懂,看得明白;但比喻的坏处也显而易见,比喻是一个指向月亮的手,并不是月亮本身,这样容易引发争论和分歧。
原文 孟子告子上1.3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
告子说:“天生的禀赋就称为性。”
孟子说:“天生的禀赋就称为性,那就等于说白色的东西就称为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白色的羽毛之白,就好比是白雪的白,就好比是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的本性就好比是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就好比是人的本性?”
思考&感悟
- 告子说天生的一些特征是人的本性。这是告子老老实实对于人性一个探讨。
- 孟子把人性中的一部分拿出来作比喻,其实是避开了和告子进行概念和理论的探讨,然后用类比的方式去试图归因出告子的谬误,这里有些站不住脚。
- 从哲学到逻辑,从逻辑到伦理,不同领域不能够比较,比较没有意义。
原文 孟子-告子上1.4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译文
告子说:“饮食男女,这是本性。与人相互亲爱,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孟子说:“为什么说与人相互亲爱是内在的而行为方式是外在的呢?”
告子说:“他年长而我尊敬他,并不是我心中有尊敬之情;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所以行为方式就称为外在的。”
孟子说:“不同于白马的白色,那么也没有不同于白人的白色;不能识别老马的老,那么也没有对老人的尊敬吗?你是说年长者的行为方式呢?还是说尊敬年长者的行为方式?”
告子说:“是我的弟弟我就爱他,是秦国人的弟弟我就不爱他了,这是以我作为爱否的标准,所以与人相互亲爱就称为是内在的。尊敬楚国人的长辈,也是尊敬我的长辈,是以年长作为乐意尊敬的标准,所以说行为方式是外在的。”
孟子说:“嗜好秦国人的烤肉,没有不同于嗜好自己的烤肉,事物都有类似的情形,难道说嗜好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吗?”
思考&感悟
- 告子的观点:内在的仁(亲人)和外在的义(敬人)是不同的,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
- 孟子的观点:发心是最重要的,内心基于善而行事,那行为自然就是善的,内心基于恶而行事,那行为就是恶的。仁义是不可分割的,都是内在已有的良知生发出来的。
- 这一节从讨论人性本善或无善无恶的话题转移到了对于人的行为的观察上,告子认为有义的外在标准,这个是孟子极力反对的,其实这个是一个紧要的关卡。如果世人认为义是外在的标准,大家就会为外在的标准而行事,其实,如果没有内心的良善动机,即便是表面上做到了要求的良善的行为标准,也没意义。所以孟子极力反对。
原文 孟子告子上1.5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
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
“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
“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行为方式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是内在的。”
孟季子问:“有一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该尊敬谁呢?”
公都子说:“尊敬兄长。”
孟季子问:“倒酒时先给谁斟呢?”
公都子说:“先给乡里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尊敬的是兄长,所表现出的却是恭敬对待他人,可见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便把这事告诉孟子。
孟子说:“应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说:‘弟弟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那该尊敬谁呢?’他会说:‘尊敬弟弟。’你就说:‘为什么又说要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地位的缘故。’你就说:‘是因为地位的缘故,需要尊敬兄长,但在不同的场合就该恭敬地对待他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并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说:“冬天则喝热汤,夏天则喝凉水,那么饮食是由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思考&感悟
- 敬,有平常之敬,有暂时之敬。有敬人品时候,也有敬官职的时候。时机不同行为自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本着仁义之心去做事情。
- 李笑来说人要有多个操作系统。我们要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角色,改做什么事情就做什么事情,关键是本心在哪,外在的行为可以多变。
- 思考题:顽父,敬乎?如果我们说,父亲对我不好,那就我不敬他。其实这个是务外为人,把敬父当成外在的要求,所以遵守交易原则,父亲对我好,我就敬,不好就不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孝敬父亲是作为子女本来应该做到的事情,父亲不够慈爱,和我是否孝敬之间是分开的。父不慈,是为夫者的道德缺失,但是孝敬父亲是我的内在要遵守的道德原则,这和我的为人有关,和父亲的为人无关。
原文 孟子告子上1.6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译文
公都子说:“告子认为:‘人性本没有善也没有不善。’有人说:‘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兴起,人民就喜好善;幽王、厉王兴起,人民就喜好暴行。’还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当尧为君主时就有象这样的坏人;有瞽瞍这样坏的父亲时就有舜这样好的儿子;有纣王这样的兄长的儿子,而且做了君主,就会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好的人。’如今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孟子说:“至于人本来的性情,则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有的人行为不善,不是人本质的过错。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就是表现为相互亲爱;羞耻之心,就是表现为行为方式;恭敬之心,就是表现为社会行为规范;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现为人的智慧。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选择最佳行为方式、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都要用智慧,不是由外面渗入到我内心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思考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获得,放弃就是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无数倍,他们就是没有发挥出善的本质的人。《诗经》上说:‘上天生育了众多的人民,有万物就会有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崇尚那修美的规律。’孔子说:‘作这首诗的人,大概已经知晓事物的道路了,所以他说有万物必然有其准则;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所以才崇尚那修美的规律。’”
思考&感悟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
-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几条其实是王阳明心学的发轫的基础,我们每个人内心是有良知作为判断依据的,基于基于良知出发而显露本心,这是一个人持守中道法门。
-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人的本性中有的良善的可能性,但是关键在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得舌失,关键在我,在于我是否秉持一种浩然之气去不断的探寻自己内心的良善的可能性,并转化为行为。
-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其实也是有的,只不过是没有使用典型的西式哲学那种基于推理和逻辑的方式构建世界的方式。西方哲学的传统是向外的,基于基本的物理规则推导出来哲学的理论大厦,然后辅助人类进一步向外探寻这个世界。中国的哲学其实是向内的,从孔子以降,中国的思想家们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道德原则的假设和修养上,大多数哲人都着眼于人类社会的规则建立。
- 中西方哲学融合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向外就如同告子的思想泛滥后的风险,人类缺乏对于规则的敬畏之心,一味向外索取人类的需求。向内的问题在于,一直向内容易走向东方式的思辨,没有逻辑作为支撑,终归是无法创造人类发展的各种物质基础的。两者结合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可能性,不是互相补足,而是互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