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一个词——松弛感很频繁地出现,特别是在育儿的内容上面。
到底什么是松弛感呢?
知乎上有个解释很不错。
我们可以将松弛感理解为对待人事物的一种淡然的态度,拥有松弛感的人往往拥有更多为人处世的底气,这也让他们的内心更加放松。
他说松弛感是一种态度,一种淡然的态度,一种能让自己内心放松的态度,但是这需要底气。
但是,很多人并不懂得真正的“松弛感”,以为仅仅是不争不抢,以为是遇到事儿了随性而为,以为……
那不是松弛感,那是为自己的不作为或者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人活在世界上,并不是一定要争要抢,并不是不能出现失误,而是要适当争取自己的权益,要在犯错后警醒自己以后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一个家庭里面需要有“松弛感”,因为家应该是一个人最放松的地方。
但是这种“松弛感”是需要家人共同缔造的。如果家只是酒店一样,遇到沙发、凳子就坐,遇到床就躺,家里啥都不搭手,还经不起唠叨,家里怎么可能“松弛”起来呢?你倒是随性轻松了,那所有的责任岂不是要他人来承担?你的轻松是建立在他人的负重之上,这真的合适吗?没有谁应该给谁垫背。
一个企业里面也需要“松弛感”,不然上班真的像上坟。
但是这种“松弛感”需要人人都有责任心、责任感、自律自觉而且有能力完成工作。如果经常犯错还不能被骂几句,那企业请你来是为了供着你么?
松弛感是需要有底气的,共同参与且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这样的氛围下才能慢慢形成所谓的“松弛感”。
大家可千万别被一些小小的故事给带偏了,单一的一件事是无法来说明“松弛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