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学都没有实现自由,反而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消遣,一种单纯的心理安慰,或是一种情绪的垃圾场?
当我们被欲望所控,心中填满了金钱、名利和更好的生活时候,创作就远离了文学的本质。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司马迁和屈原们生存在这个时代,他们就很可能会饿肚子;如果李白生存在这个时代,想出版一本诗集都会非常艰难。这种情况很难改变,除非他当上作家协会的主席,或者评上别的行政级别,或者有很多粉丝或读者,才会有所不同。
有人说,作家必须吸收时代的营养。确实是这样,但不要因此就沉溺于时代的噪音;更不要以熟悉时代为借口,沉溺于时代本身。作家在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需要一种定力,需要一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流行的规则牵走、不被时代纷繁的信息干扰的自主。有了这种定力与自主,这个时代的一切才会成为作家的营养,而不是作家的束缚。这份自主与定力从何而来?从独处静修中来,老祖宗称之为“定能生慧”。
伟大的作家,必须有“不合时宜”的智慧与勇气。好多作家都不明白“文学不能媚俗”这个道理。不明白这一点的作家,注定无法成为不朽的大作家,试问,老鼠的肚子里怎么能生得出狮子呢?因此,作家需要孤独,需要远离时代,需要超越。不然,当代文学能不能留下去?就说不清了。
雪漠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