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每天都在赚钱,赚几个亿。但每天我们都在想着如何财务自由,还不时批评“伪精致”。
大多数富人喜欢精致的生活,比如去好的餐厅、吃生态的食品、把钱花在运动上,新知识购买、投资新产业等方面,现代人也越来越多的具备这样的观念:过有品质的生活,我并不认为这是“伪精致”,相反,我觉得大家对精致的追求说明社会的进步,也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个人拥有更好的消费观,以及财务投资和理财理念,以便实现我们大家最大的梦想——“财务自由”!
大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1、LV包和床垫的问题:看过理财专家的一个观点“一只LV包和一款价值不菲的床垫,如果你只能选择一样,你会怎么选?专家选择床垫,因为她认为床垫是陪你每天至少八小时,是对健康和舒适的投资;而一款LV包包只是提着给别人看的,满足的只是你在别人眼里的样子,实在没有必要。”
2、便宜和品质的问题:“每天在淘宝上买了若干的便宜衣服和便宜物品,倒是真不如集中财力换几套贵价的好衣服,用一些更好的东西。”你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或许你会说,我没钱啊,只能选择便宜的,其实你看看你买的便宜东西(因为便宜总是忍不住要买、重复去买),加起来的数据恐怕自己也要吓一跳。
我的观点:学习富人的“精致生活”理念,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事业。
财务自由,我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
观点一:现实是大多数人会选择LV包,所以,财富总是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
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成功的总是少数人,我们总是说对于财富的积累,除了储蓄,就是投资,这个没错。不过还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公司财务讲究“开源节流”,其实对个人也是一样,财富自由过程和结果是为了更好更有品质的生活,除了“开源”,还有“节流”,最能反映你是不是那少部分人群之一。
对应以下消费经验,你符合几条?
1、只买贵的;
2、只选自己喜欢的,哪怕价格不菲;
3、只看品牌;
4、只到大牌店消费;
5、明星消费的就是我消费的。
以上反映了一个共同点:没有看到物品的实际价值,只关注了商品外在的属性:品牌、知名度、价格、卖场、代言人。但对自己是否适用,其实也真是少有关注。除非你是富豪,否则,看看这些财富自由的人是怎么做的?
粱先生早年投资房产、做旅游代理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在我看来,他的消费习惯成就了他的财务成功,来到他的家里,并非满满的名牌家具,或者名牌电器,甚至洗衣机还是最新款的小米洗衣机,而非国际大品牌,我还挺奇怪,随口问他,梁先生说,在他看来,商品是要有良好的使用功能,他一般买东西,也会关注品牌,不过不会随便去买,会多方比较,并不会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眼光(那么有钱还那么小气);且选择小米还在于他最近投资了几个新项目是互联网电器的,对此他觉得亲自使用新科技产品,有利于自己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和产品,以便未来可以更好的对投资进行判断。
财富自由,我有更多的时间过我感兴趣的生活
例子说明,商品是给自己使用的,并不是买来给别人看的,所以,在理财的路上,切忌关注别人的事情、别人的买卖、别人的评价,应该做的是关注自己,关注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找到适合你的,并非盲目追风。
今天投资民宿好,大家一窝蜂卖掉房产去乡村建民宿;明天做电商好,大家一股脑都奔波在快递的路上;后天发现写自媒体不错,又放弃前面的,开始做“爬格子创业”。总之,找到适合自己的财务积累方式,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哪怕是你一直靠工资生活,积累到一定程度,升职加薪也是财务自由的道路之一啊。
富人的观点:选择有用的东西,投资有回报的事情。
财富自由,我甚至可以更漂亮
观点二:支付宝的消费单反映了你对理财的态度,因此,成功的投资总是青睐那么一小部分人
每年晒支付宝或银行账单的时候,有没分析一下自己的购买习惯,看看是否有潜质成为财富自由的那群人?
同事小李,89年生人,男生未婚。2018年支付宝账单有十几页,消费金额达到了12.35万元,我们看看他买来些什么:最多的是生活消费品:时尚服装、时尚用品、礼品、食品、小电器、笔记本电脑就买了两台(自用,游戏专用一台、商务一台),还有他喜欢运动鞋,2018年共买了30双各类打折运动鞋,平均一个月近3双;还有自己喜欢的零食,支出达到了3万元,(他自己也没想到。)
小李年薪15万,还好不用租房和供房,这样的消费,很难谈得上还有闲钱去理财。所以,很多人都有个误区,便宜就疯狂买,反正我不买贵的,可是,这些网上的便宜货打折商品,加在一起,你看看其实可以买几套像样的正装、几件耐穿耐看的品牌货了。所以,买便宜的未必就是你节流的好方法。
另一位财务状况不错的人士,家里整整齐齐,没有多余的物品,衣柜里也是如此,但穿衣着装都是好东西,他说我买适合自己的好的品牌货,不用太多,够用就好,也不乱买,不多买,乱买、多买就会有不必要的浪费,更不能有效利用和管理。
所以,小李在消费习惯显示,他很难有理财的基础:储蓄,且消费的杂乱无章反映了他对财产价值的概念,没有意识到消费的理念实际就是自己对待财务的概念和结果。可以投资,但投资消费和投资财务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对于投资也是相辅相成,我们期望通过投资去实现睡觉都赚钱,但实际上,很多人的投资习惯是没有章法和原则的,市场好就投,结果追高了;市场不好就不投,等涨了又后悔不迭,再赶紧追高,实际此时已经是风险期了,羊群效应一旦出现,只有输的份,所以,良好的消费习惯也就是良好的投资习惯,选择好的,宁缺毋滥。也因此,只有少部分人的投资是成功的。
你想,为啥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并且没有复制呢?
富人观点:买该买的品质,就像投该投的项目,并且长期坚持!
财富自由和精致生活,不是一个“伪命题”
做法总结:学会富人消费价值观,掌控财富积累原则
《富爸爸、穷爸爸》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富人思维的不同——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这本当年的畅销书现在读来依旧是本财务自由教科书。
有人说,“是啊,我没有钱当然不会有富人的思维”,其实不然,你可以理解为学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拆掉思维的墙,做正确的选择。
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如何调整呢?小李也意识到他的问题,及时询问我,我想告诉大家的有三点调整方法:
1、做好手账。
做好自己的支出计划,无论手账也好、计划也好,从现在开始,按月度计划控制好自己的开支和投资,然给自己的消费最大实现消费价值,不做无谓的浪费和徒有虚名的消费;把计划分为
1)必须的支出(房租、房贷、生活费等);
2)可以选择的支出(购物、外出就餐、朋友礼物、旅行等)
3)投资的支出(储蓄、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
在此基础上,规划个允许的不可预见资金10%,长期坚持,你肯定会有控制自己消费的概念,并逐步做到越来越好。
做个“手账”大师
2、拒绝卡奴式生活。
企业讲究现金流,对于个人更加重要,年轻人对各类借贷和信用卡的使用要足够理智。一定要告诫自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能不分期尽量不分期,规划好信用卡的支出,一旦超支,又不能有更多的收入,你一再分期,就会陷入类似“庞氏骗局”的信用卡的“奴役时代”,甚至想翻身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拆东墙补西墙的故事版本已经太多,那个靠信用卡投资成功的人,恐怕时代无法复制,也没有再出现第二人,有时候还是不要相信自己是个特例。
何况,有时候还有应急之用呢。
不做卡奴、贷奴-
3、做个最基础班的“巴菲特”
巴菲特提出“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本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缺乏投资的耐心,总是希望一夜暴富,买股票如此、基金投资也是如此。
其实,投资,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
第一不能拿全副身家、甚至举债投资,这个有点像赌博,比如股市好的时候,大家用了多少杠杆,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
第二,细水长流是个办法,这个最简单,对于好的投资项目,不要因一时的凝滞而退出,有的项目真的是需要时间;
第三投资最好的基础是储蓄。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概念,但很多人也在想,目前银行利息低,放着就是贬值,这个需要看情况分析,但你只有几万元、十几万或者二三十万,那么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按照投资的计划慢慢来,没看好,宁愿放着现金,你想,100亏0.03元,好过100元全部亏掉吧,贬值的问题这个还是要看你存款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