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是曾老师对弗洛伊德的案例解析,关于妄想症的精神分析。通过曾老师的讲解我对晦涩难懂的原文有了一些理解,对精神分析的玩法有了一些了解,也对曾老师说的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和人格鉴赏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精神分析对史瑞伯妄想症的解释总结为以下几点:1 史瑞伯妄想症突然发作的原因是同性恋力比多的突然迸发;2 史瑞伯对父兄的情感转移到上帝和傅莱契医生身上;3 被害妄想是跟父兄同性之爱的反向形成;4 变性妄想是一种被动的同性恋欲望;5 妄想中上帝的出现使史瑞伯的变性具有高尚和神圣的使命感,抵消了现实社会的耻辱感;6 婴儿期压抑的性冲动、变性、情欲等因违背道德和社会准则而带来耻辱,史瑞伯都愿意忍受,因为服务的对象是上帝,肉欲的快感变成了对上帝的敬畏,同时史瑞伯本人被满足了;7 一个人害怕自己过度沉溺于性行为这样不需要思考的事情而丧失理性,就进行强迫思考让自己从过度的性行为中出来;8 史瑞伯的力比多和攻击性无法向外释放,全部投注在自己身上,结果带来恶性自恋,也就是自杀;9 史瑞伯的妄想中可以看到被害妄想、色情妄想、自大妄想的内容,通过不断地否认来让自己活下去,但夸大的自我总有破碎的一天,抑郁就出现了;10 史瑞伯的心理发育固着在早期的创伤里;11 史瑞伯的妄想症是一种退行,潜意识里的原始生殖妄想被激活;12 史瑞伯是一个自我意识太强的人,他用冷酷的认知和思考来防御情感;13 史瑞伯妄想中上帝的光芒和监视,是严厉的超我的体现;14 史瑞伯嫉羡女性的生殖能力和身体感受的敏感力;15 史瑞伯的被害妄想是被父亲类似施虐的严苛要求后的创伤性反应。
学习了精神分析的解释之后,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史瑞伯的回忆录就是对父亲家庭教育的控诉!社会上父亲声名显赫,成绩卓著,甚至被冠以教育家的头衔,可是大儿子的自杀和史瑞伯离经叛道的妄想症是对父亲这些光环最大的否定!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史瑞伯父亲极其严厉的家教。可以推断史瑞伯的父亲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成就,但他自身的人格也是没有完全分化的。在这样的父亲为主导的家庭教育背景下,家中的两名男性子嗣先后出现重大问题,我看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的爱和忠诚,让我忍不住心如刀割,另一方面也有些庆幸,史瑞伯没有儿子,也没有收养儿子,很好奇他们家族中第三代的男性子嗣的人格是怎样的。
这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忠诚可以以生命为代价,在史瑞伯的妄想中父亲是以上帝的身份呈现的,压抑已久的力比多和攻击性迸发的时候,也要千方百计地维护父亲高高在上的形象,同性恋欲望的释放也要被赋予使命和尊崇,这个小孩儿这太让人心疼了。
因此,通过精神分析的学习,让自己的人格更好地成长,打破强迫性重复,在育儿的道路上做一个越来越清清爽爽的妈妈是我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