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跟朋友在聊着这个有意思的话题“操心命”,发现我们身边都有操心命的人,因此特意去搜索“操心命”。
操心命: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担心这担心那,对许多事情都感到不放心,需要亲自参与或监督才能感到安心。这种心态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现状的不安全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操心命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所操心的事情都是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不愿意看到这些事情脱离他们的掌控。
是呀,我们身边或多或少会有这样子的人,家人,朋友,伴侣等,“操心命”我觉得更多的是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甚至是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比如对于家务,夫妻双方总有一人是操心命的。第一,因为摆放有序的家务可以让TA看起来更多舒服,或者更有自信,这是ta能做得很好的事情,所以从这些家务中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是释放工作中的压力;第二,内心的不安全感导致ta对于很多事情都想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甚至别人做了一遍的活,ta也要亲力亲为,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再重新做一次,这源于自己的控制欲,只有这些熟悉的事务被自己掌控着,内心才更加舒服。但是“操心命”总会拉开自己与他人的距离。比如父母对儿女永远都是“操心命”,无时无刻不挂嘴边的“为你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出最合适的方法,而不是站在儿女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很多事情都想要掌控住,生怕儿女离自己越来越远,甚至是没有共同话题等。这些也是操心命的体现,而一旦控制得越紧,就像手中的流沙,拽得越紧越容易从指缝中流失。“操心命”还容易引发自己的不良心理情绪,比如焦虑、急躁、抑郁等,所以适当的“操心”是好的,但是太过了反而对自己对他人都不好。
当然,就像哲学中所说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双面性,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所以世间万物存在即合理,但是如何看待事物带给我们的影响,那需要我们多方面去了解去看待。“操心命”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也有它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恰当的操心而不是过度的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