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本回故事梗概如下:
贾母唤来贾政身边的亲随小厮头儿,以后贾政若叫宝玉,都要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有了祖母的溺爱和庇护,宝玉每每甘为诸丫环充役,天天过着消闲的日月。
偏偏宝钗辈有时见机劝导,却被宝玉说成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指利欲熏心贪求官禄的人);于是,除“四书”外,宝玉将别书皆毁,唯独深敬黛玉一人。
因为金钏的死,空出来一位服侍王夫人的丫鬟空缺,其他丫鬟的家人纷纷前来贿赂凤姐,都想谋得这个美差儿,可是王夫人决定不再要丫鬟了,而是把多出来的这一两银子补给金钏的妹妹玉钏。另外,王夫人还告诉凤姐以后袭人的俸禄按照姨娘的标准来发放,从她自己的月例中扣取,薛姨妈也大力夸赞袭人,凤姐于是打趣说,不如直接给个姨娘的名分好了?但是王夫人觉得宝玉年纪还小,还须慎重一些,只说:“如今且浑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
宝钗来到怡红院本想找宝玉谈讲以解午倦。却发现宝玉午休了,只有袭人在床边绣着鸳鸯戏莲花样的兜肚。后来,袭人有事儿出去,只留下宝钗独自坐在袭人的位子代她做起了鸳鸯戏莲花兜肚,还替宝玉赶蚊虫,黛玉看到此景又生出醋意。
宝玉于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听后“怔了”。凤姐叫袭人向王夫人叩头。宝玉喜不自禁。袭人说从此后她便是王夫人的人了,二人打趣了一番。
宝玉本来想去梨香院听《牡丹亭》,龄官推说嗓子哑了唱不了,宝玉受冷落,又目睹她和贾蔷的事,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以上内容虽然已经精简不少,依旧零零碎碎,如果再精简一下就是:丫鬟职场得意升迁,公子情感受挫得悟。
两位职场得意的大丫鬟
一、玉钏因姐姐得享双俸
话说金钏死后,王夫人身边就空出了一个贴身大丫鬟的职位,底下的仆人们似乎都忘了这个职位是如何空出来的,他们眼中只看到了那每月一两银子的诱惑。
于是,家里有女儿在王夫人屋里干活的妈妈们,前后脚地赶来贿赂我们这位人事大主管--凤姐。就连平时精明能干的凤辣子,起初也没弄明白这其中端倪,多亏了平儿提醒,她才恍然大悟。
这凤姐知道了也是装着聪明卖糊涂,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只是见好就收,等那些人把东西送足了,她才乘空去回王夫人。
其实,凤姐虽是大管家,但因这是王夫人自己屋里的事,凤姐只有举荐权,并没有任免权,所以那些挤破脑袋送礼的,即便没有达到目的,也怪不到凤姐头上,因为肥缺只有一个,最终任免权只在王夫人手里。凤姐仅凭一句话就能把他们打发了,还能白拿银子,何乐而不为!
本来按照凤姐的意思,她也许是想先听听王夫人的意见,见机推荐那个送礼最多的上位。
可是这次,王夫人偏偏没吃她这一套,执意不再选人,而是把这一两银子给到金钏的妹妹--玉钏,算是把对金钏的亏欠弥补在玉钏身上,拿钱继续包装她那“伪善人”的形象。
金钏当然觉得姐姐死得冤,但是这白来的钱,不拿白不拿,于是风姐告诉她之后,马上就去给王夫人磕了头表示感谢。
二、袭人被赏识,得到变相提升
如果说玉钏是因祸得福而得到加薪,那么袭人则是加薪又提职,将来的生活也因此有了保障,真可谓是双喜临门。
话说谈定了金钏职位空缺的事情,王夫人突然又加了一个议题。
她先是随意一问:“如今赵姨娘、周姨娘的月例多少?”于是,凤姐就不得不因此做了一通详细的财务汇报,原来是有人在背后告了她的刁状。
凤姐原以为王夫人过问丫鬟工资的事情,是要找自己算账。没想到,王夫人话锋一转,又问“老太太屋里有几个一两的?”
大家试想,王夫人整日晨昏定省,怎会不知道贾母房中丫鬟配置?既知道,如何还要明知故问?其实就是为了引出袭人的事情,因为毕竟袭人还算作是贾母房里的人,说白了也就是组织关系还在贾母处,只是借调到宝玉房中工作了。
就这样王夫人先提起贾母处的大丫头,再提到袭人,也就顺理成章了。大家看看,这其中真是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就连凤姐都被牵着鼻子走,可见王夫人精明起来真乃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凤姐竟然还说出“还是老太太的话,别人如何恼得气得呢”这样的话,可能以为是赵姨娘要为贾环争福利吧,完全意会错了方向。
王夫人为了袭人,真是煞费苦心,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
我们不得不佩服,王夫人此举可谓是一石三鸟。
一、确立了袭人准姨娘的地位。因为“二两银子一吊钱”,本是姨娘级别才该有的待遇;王夫人明面上虽没给袭人姨娘的身份,但却给了她对应的俸禄,也就是基本已经内定了,转正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二、把袭人的组织关系从贾母名下转到了自己名下。袭人以前是贾母房中的人,现在由王夫人个人发工资,就该由王夫人直接管辖了,这样也方便她更好地指挥袭人。
三、收买了袭人,掌握了主动权。贾母把袭人给宝玉,可能也有这种想法,但没明说,王夫人却给了暗示,就此赢得人心,还占据了主动地位。
于是,袭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跨越性的提升,距离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近了一步,也给自己的婚姻找到了一个好的归宿。
公子受挫,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话说宝玉之前虽然被父亲打了一顿,但看到那么所女孩子都为自己流眼泪,觉得“为了这些女孩的眼泪,他死也值了。”甚至自恋起来,感动生活无比美好,仿佛这世间的女孩子们都是围着他在转,都只喜欢他一人。
这天,宝玉一时兴起想听《牡丹亭》,就到梨香院去找龄官。众人见到宝玉都笑着让座,唯独在龄官面前遭到了冷遇,不仅没搭理他,还拒绝了唱戏的请求。理由理直气壮:“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
宝玉自幼受千般宠爱,“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他联想到那日“龄官划蔷”的场面,今日又目睹了贾蔷买雀儿低三下四地讨好龄官,却被龄官数落的样子。仿佛看到了自己和黛玉,由此从中顿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是啊!哪有天下的眼泪都来葬自己的道理,各人只能得各人的那份眼泪,各人也只能珍惜各人的情缘罢了。
龄官这一形象,出场就少,着墨也不多,最主要的事迹也就是:“划蔷”与“拒唱”,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水平之高。
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插曲,虽无头无尾,就好像从天而降,可是读者并不觉得是累赘多余,因为他们已经与作品主线和主题融为了一体。
宝玉从龄官身上得到了爱情的启蒙,承认自己是“管窥蠡测”。
也许他悟到了:爱情不在于“博”,人世间的女子不会只爱他一人,还有像龄官这样专于别人的,爱情也应该忠于一人才对。应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人去好好珍惜;而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人,就让他们随风而去吧!也就是所谓的“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后面我们就会感受到,宝玉逐渐开始思考自己的感情归属问题了,也正是因为这次顿悟,他和黛玉的感情才日益加深。
下回的故事可就热闹和精彩了,且等有空再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