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反内耗心理学,读起来很轻松,因为写的比较通俗易懂又或许那些道理都懂,也都知道是正确的,只是在情绪低估的时候不会想起来安慰自己,所以读一遍感觉虽然没有能量满满,但好像又有了前进的勇气,嘴角可以微微上扬了。看到里面下面一段话觉得好像一下子击中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个部分:
在塑造我们性格的过程中,原生家庭一定也给我们带来过很多幸福体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或者跟父母一起,去回忆那些曾经让自己开心的小事和温暖的经历。我们要寻找性格中的闪光点,并回忆它们跟哪些成长经历有关。
我有点回避原生家庭这个说法,总觉得是在找父母的茬,背上不孝的帽子,满满的负罪感。虽然我的家庭争吵不断,爸爸妈妈都有各自的缺点,可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生活条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培养出来两个硕士已经是不容易了。
我当然有温馨的家庭记忆时刻,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都是争吵和烦恼,所以有点忘却了。在小的时候,院里扯着电灯,一家人剥蒜收玉米等等集体活动的时候,爸爸给我们讲故事,在地里收麦子的时候妈妈也给我们讲外婆讲给她的故事,我们经常听得忘记了手里的镰刀,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呢;还有冬天,爸爸在边上,妈妈在床上给我们打毛衣的温馨场景;春节到了,爸爸外出打工回来了,总是会拿些小礼物,但不一定是送给个人的,但总归是有盼望的,记得好像还给妈妈买了一件衬衫;爸爸妈妈在争吵的时候也会有玩笑和打闹的,虽然不常见;还记得我拿回家第一张初中奖状的时候,爸爸开心的样子;爸爸妈妈在黄瓜地辛苦劳作,我们也一起干,虽然一个人顶半个,结束时每个人脸上喜悦的场景……
每个人都有性格的缺点,或多或少会源于原生家庭,可是你的爸爸妈妈也受到他们原生家庭影响了啊,把你们养大还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梳理是为了下一代不受你的原生家庭的影响,那就真实的直面一下下面的几个问题吧。
当正视原生家庭的影响时,我们就能客观地看待人、事物及亲密关系。如果你想发掘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
(1) 你的家人都如何面对压力?你也是如此吗?
第一反应是逃避比如爸爸是抽烟也不给解决方案,就那样默默的待着,妈妈一开始是哭泣抱怨大喊大闹,但最后总是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所有。
我应该随了妈妈多一点,懵掉,大哭,失去理智,最后可能在别人的劝说下恢复点理智。
(2) 在夫妻关系上,你的父母做出了哪些榜样?
想不到。给我更多的印象是针锋相对,听妈妈讲过爸爸把钱全都交给大伯,妈妈说了句给我留点针线,他说妈妈是资本主义;妈妈如果和爸爸说下八卦,爸爸会说妈妈瞎操心……
但是年纪大了他们好像更融洽了,给我展示了老来伴的意义吧。
(3) 你在原生家庭中是什么角色?很多事是自己做决定,还是听别人的?这对你的新生家庭有什么影响?你跟配偶的角色会因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吗?
老大的角色注定了我虽然优柔寡断爱哭,但大都还是我做自己的决定,包括家里的,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我自觉承担了弟弟和妹妹家长的角色;因为学习更优异妈妈更偏心我,对我很少批评,导致有点玻璃心。
新生家庭:不太听对方的批评和意见建议,霸道强势,无理搅三分;其实内心我怕做决定,大事都是对方在做决定。
(4) 家人的人生观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价值取向有哪些?跟你配偶的价值观是否有冲突?
大多是悲观的。妈妈经常说别人看不起,会导致我价值感低和自卑多一些。
冲突挺大的。
(5) 你有哪些行为、态度或想法是刻意跟原生家庭反着来的?是想要消除父母的某些负面影响吗?你的这些行为是否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
我会试着果断,表现出来强硬,因为很不喜欢爸爸说话不清不楚唯唯诺诺的样子。是有点矫枉过正。
(6) 你在原生家庭中更倾向于尊重谁?这对你的婚姻有哪些影响?婚姻出现问题时,你会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吗?
如果尊重的话,尊重爸爸更多一点,爸爸话少威严更多。
配偶像爸爸话少,对话全靠我。
不会,我属于报喜不报忧,但是有的不是很严重的会和妹妹讨论下发泄一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