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跟朋友聚完,路过楼下信箱的时候,突然就想打开看看。于是午夜十二点我 打着手机的电筒像一个贼在邮箱翻翻找找。是的,我的信箱很满,打开的瞬间就直接溢了出来,不意外都是广告和水电费账单。
可是还是很意外我发现了两年前给自己寄的明信片。写在2016年之初,祝自己2017年新年快乐,小小的卡片写了满满的期待,但是很抱歉在2017的结尾也没有实现两年前的愿望。当初,我以为期待好小,那是属于不求上进的满足,可最终还是偏离了原来的预期,是我忘记了努力,还是忘记了我曾经的期待。于是过去这段时间像是快进的电影回放了一遍,好像一切都有道理,即便我明白有些事情放在今天我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是我成长的一种体现吧。
然后我想起西米,一个未曾谋面的女孩因为一些原因成为朋友,不谈琐事会相互信任与慰问,我曾在那家寄给未来的店里给她寄过明信片,上海与北京在那一刻安静的牵挂里变得文艺动人。
我想起津津,那个单纯的小姑娘去一个有灯塔的城市给我寄明信片
我想起毛毛,去了一个我一直想去却还没去的地方回来后明信片给我
………
只是远方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他们一直在,但时间,距离,经历等等让我们慢慢就淡出彼此的圈子,偶尔也是会想起,只是不会再轻易去打扰别人的生活。
又或者本来我的朋友就不多,大多都已经过上结婚生子的家庭生活,各自安稳。
今年春天,跟两个高中好友在家里吃火锅,酒到浓时感怀过去,我把一个小盒子拿了出来跟H说,你还记得刚上大学那会给我写的信吗就在这里。她觉得不可思议又异常兴奋,把当年写给我的信拿出来读了一遍,她说我当年怎么那么幼稚,可是谁的成长没幼稚过。然后那个装满了书信的盒子打开了我们整晚的话题。成熟的好处之一应该就是对于怀念我们已然没那么伤感。
一个人的时候我总是喜欢打开窗户在窗边站一会,每次看到月亮总是想起那句“明月千里寄相思”,不论相思是哪一种,很庆幸这世上还有很多我们牵挂的人。
而我也很想念打开书信读信的感觉,电子时代里那种久违不再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