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与语文相遇,我喜欢用“诗歌”来开启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八年级下册的诗词,除了我们熟悉的唐诗宋词以外,更多了《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后世佳作的源头,自然需要我们去品味,去挖掘其美。
教材里的《诗经》选片有《关雎》《蒹葭》,以及课外推荐的《式微》和《子衿》,都是选自“国风”里的诗歌,其中三首关于爱情的主题,一首诗反映劳役生活的。析其共同点,从内容情感来看,爱情诗都是主人公单相思的,反映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不同的角度,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与渴望。不管是前几首爱情诗,还是《式微》,其内容真实朴素,表达了率真的情感,实为“风”之特色。
此外,这几首代表作都体现着《诗经》的写法特点,“赋、比、兴”和句式上的“重章叠句”。通过这些表现手法,塑造了不同的故事,营造了不同的意境,再通过“重章叠句”的表达,使诗歌达到回环往复,不断升华的效果。借助“比兴”的写法,借用不同的意象比兴,把本来率真直白的情感,隐藏于相对含蓄的表达之中,这也影响中国古诗文的表达,成为“中国风”的特色。传承这些优美的表达,形成中国风的优美语言,我想,也是我们学生所需要的,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也传承传统语言之美,以便特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打算把写法欣赏作为重点,向学生渗透这些“中国风”的表达方式。便有了一系列的课堂构想。
【第一课时】
环节一:认识《诗经》。简介《诗经》地位、来源及其“六义”,初步理解“风、雅、颂”“赋、比、兴”的含义。
环节二:《关雎》。通过集体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为理解铺垫。其次小组合作探究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并对诗歌进行提问。经过讨论分享,不少学生能读懂诗歌的“故事”,从故事情节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赋”在诗歌中的运用。
在提问的时候,不少同学对“关雎”“荇菜”等句子提出疑问,为什么要写关雎?为什么要写荇菜?为什么荇菜要反复提?这些疑难点也正好引出这一课的重难点——“比兴”。于是便与学生在对话间,探讨分析了这几句的“比兴”的效果,我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例,分析了其比兴的作用,再让学生以此思考“参差荇菜”几句,抓住“左右”,猜想主人公的身影,以“流”“采”“芼”的层次变化来分析诗歌“重章叠句”的特点。
环节三:升华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练习朗读,读出情感,达到背诵。其中穿插了《经典咏流传》的相关片段,感受其诗的推广。
课后作业:1、用堂上所学预习《蒹葭》《式微》《子衿》,读出诗中故事,赏析喜欢词句/提出疑问,从三首诗中选一例分析其“比兴”的写法。
【第二课时】
关键词:比兴、重章叠句、意境美。
本课重点赏读《蒹葭》,再以诗经的特点,拓展学习《式微》和《子衿》。
环节一:追寻之美。由学生自学后,不少同学都能读懂诗中的故事,这是关于“追求爱人”的故事。对于提问,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使用“蒹葭”的意象?也有的提出为什么要反复写相同的句式?还有问为什么要换一些词语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有什么区别,顺序可换吗?最后也有同学问,为什么说这首诗美,它的意境美在哪里?
学生的问题也正好引出课堂的重点,这是关于“追求”的故事,故事结果如何?没有明确交代,但从内容看,依然在不断地追寻,没有常规的“大团圆结局”。开篇用写景来比兴,用蒹葭引出“伊人”,“苍苍”“萋萋”“采采”注释中可知,皆为茂盛的意思,有学生即提出“开篇写茂盛的芦苇丛,以其唯美的情景比喻伊人的美,美景衬托出伊人的出现”。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露水从霜渐渐融化,三个词看似可有可无的变化,实为时间的推移,时间在变,伊人在移动。三章看似相同,实有微妙的变化,反映出追寻的道路在不断变迁。伊人那可望而不可即的身影,一直呼唤着“我”的追寻,通过重章叠句的表达,反复咏唱,回环往复,主人公那忙于顺逆流之中苦苦追求的身影,依稀可见。
“伊人”就是一个美好的存在,召唤着主人公,不顾艰难险阻,不断追求,可是诗中没有结果,追而不得,正是这种心理上的“不圆满”,才更让人回味无穷。
在对话问答中,与学生探讨主人公的“追寻”,猜度他的心理,品味其意境。从“追而不得”的艺术效果,拓展延伸到当代一些作品的化用。比如某个柠檬茶广告,比如某些歌曲……最后,播放了化用《蒹葭》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闭眼聆听,沉浸音乐中,感受这种追寻之美。
环节二:根据《诗经》的特点,继续学习《子衿》和《式微》。
承接爱情主题的《子衿》,以上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按照《诗经》的特点对《子衿》进行赏读。最后的《式微》,也比较简单,不难理解,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用口语展示诗中的问答,从中发现诗歌语言的精简文雅。
环节三:简要比较几首诗歌的特点,重点引导发现,《诗经》内容情感质朴率真,敢于表达真实的情感,通过“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构成其独特的魅力。
课后作业:(二选一)
1、假如你是《蒹葭》的主人公,请给“伊人”写一封信。(旨在揣摩诗歌的意境、人物心理,还有练习诗意情感的表达)
2、请用“比兴”的方法写一句话。(参考主题:青春、亲情、理想……)(旨在考察“比兴”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在改作业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的作业都是棒棒哒,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后来有的同学说是借用某些语料改编的,但学以致用还是不错的~】
【课时三】
课堂缘由:本课是前两节课的拓展延伸。我校正在开展“创新阅读”的实验探究,自此以来,我有意识地向课外资源延伸拓展,从课内到课外,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1+x”的阅读。由于诗歌已经学了好几首了,就暂时不想添加“诗歌”,但诗歌的表达对后世影响深远,怎么可以诗意地打开这周的学习呢?
机缘巧合之下,我在构思上面课后作业时,忽然想起“比兴”有用在歌词中,“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不就是简单的比兴吗?于是有了本课的构思。
至于中国风的当代歌曲,我想最有代表性应该是周杰伦和方文山搭档的吧!于是有了这个主题!
环节一:展示例子,分析歌词里化用诗词的词句。刚好前一天学生的作业,也有一个例子:
环节二:赏析“烟花易冷”的艺术效果,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不太喜欢它,觉得太阴沉了。然而越听越有韵味,直到我上课前为了找寻这个主题的材料时,我才发现这首歌原来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
读词、听歌——初步感知;再分享论文赏析材料(长篇文章,同时拓展学生的论文阅读能力,训练阅读速度)。此处分享课外文章,我采用了“电子书包”,这是我常用的做法,用电子书包,高效地拓展阅读资料,促进延伸阅读,这个功能我是蛮喜欢的。
阅读资料前,提示阅读目的,然后阅读分享,谈看法后,再回读歌词,重新聆听“烟花易冷”,会有一番新的体会,如听到高潮处“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真有催人泪下的感动。在分享体会环节,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积累一些富有中国风的意象及其用意,也用比兴角度去看这首歌词,如“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此处让我想起杜牧笔下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也许就在三月天的一个阴沉的日子,细雨绵绵,烟雨弥漫,正是“城春草木深”,主人公回到久违的故城,一切荒凉萧条,让人倍感惆怅。正是在这样的悲凉的气氛中,勾起对那痴心情人的思念,想起她就在这样凄清孤苦的环境中,苦苦等待,更添悲剧色彩。“石板”也是另一个常用的中国风意象,城门破败,老树盘绕,古老的城里一切皆被岁月冲刷,唯独不变的是,被石板路记下的痴情苦等。
环节三:品味《青花瓷》
以《烟花易冷》为例,看了赏析的例子后,不少学生对歌曲的情感体会更加深刻,接着拓展到方文山的另一首经典中国风词作《青花瓷》。作业任务中,我原来打算布置他们进行赏析写成一篇赏析的文章,但考虑到部分学生也许无从下手,于是把任务细化,落实三个任务提示:
1、赏析词中故事:这两首歌词与前面学的几首《诗经》有相似之处,虽然不是直接记叙,但都有故事性,像《诗经》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勾勒出故事的轮廓。让学生结合歌词,打开想象的空间,猜度其中的凄美故事。
2、摘抄优美的中国风词、句:正如这节课的目标,通过欣赏中国风歌词,体会其化用古诗词的写法,积累相关中国风意象,感受其意境,得其法,用其法,让自己也能活用这些优美的意象和词句。
3、赏析词句:在上面摘抄的基础上,让学生细心体会分析其中的几处。有些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毫无感受,是因为有些人没有这方面的“敏感”,因此,只有深入赏析,才可以发现其中奥妙,让他们赏析的目的,就在于学会欣赏,学会审美,从而学以致用。此处,我提示了他们赏析的角度,并举了我自己赏析的一个例子“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简洁的表达,常见的字词,组合起来为什么好?如果不静下心来细品,恐怕就不得其妙了!因此,以此为例子,让学生也来欣赏一下!
【教学反思】关于“爱情”本来就有点好奇,再加上解读指导,学生似乎比较感兴趣!这几节课关键让他们理解了“比兴”的魅力,无论是仿句还是赏析都看出同学们确实理解了。拓展课以中国风歌词为题材,他们都比较感兴趣,前一天我提出来,向他们征集歌曲,课后就收到了一串歌单了,课前也已经在“酷狗”上准备了多首中国风歌曲,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选择较为典型的例子让他们作参考。
遗憾的是,准备时间不够充分,就着灵感来选题,匆忙备课。课堂时间也有限,未能继续拓展,只布置了赏析,没有继续布置恰当的练笔(因为这周已经写过一篇随笔了,免得加重负担),但愿这种领悟不是一时半刻的,以后我们再继续拓展吧!
希望在听、读、品中,让中国风悄悄吹进孩子们的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