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几年文秘的老王升职了,被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分管物资工作。虽然不用再从早到晚爬在桌子上敲键盘了,但多年养成的对文字的敏感,却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影响。
手下几个年轻人就最怕给他写材料,处在管理者的位置上,现在的王副主任自然一般不会轻易动笔,况且那些通知、总结、报告之类的小材料,相比以前写的洋洋洒洒根本也瞧不到眼里。
虽然不亲自动手了,但拿给自己的哪怕是三句话的“通知”也会认真看,更会提笔亲自修改。他吃过某些领导的苦,下面写的材料不直接说哪儿不好或哪儿用改,而是一句“再完善一下”,令人不得要领地干抓狂。因此,他对下绝不会样,他认为那样做也是一种官僚主义。
为“写字”这件事,他没少给下边生气发火。前几任主管并不在太意这些方面,因此手下也就养成了应付凑合的习惯,虽然闹过很多笑话,比如,有的用词不当,前言不搭后语;有的表达啰嗦,让人不明所以等等,所幸并没出什么大错。
王主任脾气好是有名的,多年的秘书岗位也早把脾气磨没了,但别的方面可以,唯独对文字,他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要求是,一个字、一句话,排列顺序、前后对应都要用的得体,安排有章法。乃至段落安排、字体字号、排版格式,必得清清爽爽才能过关。
他还常比喻,写材料就像女人生孩子,心血的结晶自然要认真对待、真心爱护。并爱拿自己举例子:想当年办公室有规定,每年职代会的材料发现一个错别字是要扣多少钱的,交印前不知道要检查多少遍。那才叫严谨、认真。哪像你们,随便复制粘贴,有时候网上抄来连单位名字都改不利索,写个通知三句话都说不明白。
文字事小,练的是习惯和规矩。刚开始有的人还颇有优微词,认为是小题大作。时间一长,就慢慢认识到了,做什么事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守规矩看似受拘束不自在,但实则不只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对单位、对别人负责,还是对自己的规范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