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参加360修炼团队,要用两个月的时间培养一个小习惯,我自告奋勇的当了小组长,带领大家一起培养小习惯。
我们在小习惯培养规则中规定,如果有人当天不完成任务,发10元红包奉献给组员。如果本人不发,由组长代发,也就是我们这四个干组长的代发。我们为什么给自己套了一个紧箍咒呢?
因为把我们套进去,能更好的带动大家为了自己和他人,坚持把这项小习惯做下去。如果不把我们套进去,仅仅是让未完成作业人员发红包,如果不发,别人也没有招,全靠个人自觉。我们组长被连带进去,她不发组长代发,对方为了组长也必须要执行下去。这就是团队领导担当的重要性。
今年上方巍老师的智慧团队训练营,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担当是什么,就是需要担责时勇敢的去承担。如果仅仅一人犯错一人当,他内心也许平衡了,也许心生怨言。如果让他的领导替他承担责任,他会有内疚感,会更加主动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因自己失误给别人带来痛苦。作为领导,不只是有决策权、指挥权,还要有勇于替队员担责的勇气。一个团队不止是一群人在一起,关键是心在一起,这样的团队凝聚力更强,更容易达成目标。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简直像一个悖论。我们一般认为,如果我们替他人承担责任,不利于培养他人的责任心。可事实却是我们勇于替他人担责,越容易让对方负责任。这是什么原理呢?这是利他动机中内疚感起的作用。
利他动机是个体不顾自身,增加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它提醒我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当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如果我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的家人没有完成作业,被组长代替发红包,就会让他产生轻微的内疚感。为了不让自己或组长发红包,为了心理平衡,她要坚持完成作业。所以,当每一个组员都不想给其他人造成负担,为了自己和他人,每天的任务便增加了一层动力,坚持完成了。
李克富老师说:“痛快是先痛后快,人是喜欢痛的。”是的,我们只有体验到痛才能活在当下,让你感受到乐。
我们用组长代替承担责任这种痛,让大家体验到自我管理的乐。为了免于痛,不需要别人督促,大家也会自觉自愿的完成任务,体验到小习惯带给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