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的十年记录。
一开始看到不少人对于季先生抛下父母妻小出国留学的不满,但自古男人就是出门谋生计的。古代官员也经常处于宦游状态,常年不在家,这个是时代的局限。
即便是现在,也有不少外出打工,老少留守在家的情况啊,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呢?
何况对于当时来说,出国镀金可是堪比翰林身份,回来之后衣锦还乡是众人羡煞的。
为了光鲜的未来,出去一两年,想比千里迢迢上京赶考还不知道考不考得上,自然是咬牙也要去的。
至于最后漂流十一年才回家,也是恰逢二战,战乱期间,国内一片混乱,大洋彼岸想回来也不容易。
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就没必要理睬了。
十年期间,零零碎碎的很多琐事,季先生的其他文中偶有重复。
原来看了会觉得无趣,恐怕只是上了年纪的絮絮叨叨。
现在想来,生活,不就是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么?
没有永远的轰轰烈烈,不是只有震惊海外的大事件,更多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家长里短。
回忆,承载的就是藏匿于其间的一些心绪、一些念头。
好歹,人家有日记、有记忆,咱们还过了就忘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