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成为作家》这本书,当真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不值得买的书。古人云:开卷有益,我不能说这本书不值得读,只能说这本书不值得买,不值得拥有,哪怕它的价钱并不是很高。
我也是网上看到别人的书单才买了这本书的,可见它还算是一本流行书。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物,别人眼中的好书,在我眼里,真的是一本没有太多营养的书。现在读到一本书的渠道很多,要想看就网上搜来看看算了。
对于这本书,即使读书慢的人,有半天时间也足够用了。大咖们动辄就说一年读一百本,甚至几百本书,我只有睁大眼睛惊讶的份,读了这一本,我信了,如果是读这样的书,一年读个一百本我也不成问题。
为什么觉得这本书并没有太多营养?里面的一些观点很对,但是的确是被人们说烂了的,并没有什么新意。读起来也并没有什么触及心灵,让人觉得非常受用的感觉。当然,也或许,这些被人们说烂了的观点,最初是来自于这本书?也或许如秋叶老师所说,正因为有了之前的积累,我已经对书中的内容熟识了,所以才会觉得这本书没新意,读起来更容易?
另外,觉得这本书不值得拥有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我觉得这本书写的非常没有条理,乱;二是,这本书里面的有些观点已经落后了。比如,给作家的几点忠告中说到“要准备两台打字机”,打字机?我们早就不用了!还说到要挑选适合自己书写的文具,当今,我们已经几乎不会用手写的方式来写东西了。当然,如果书的内容足够好的话,这点小问题是可以瑕不掩瑜的。比如,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也曾提到过要选择一支好用的钢笔。
被大家说烂了的观点,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普遍认可了的一些观点。我现在加上自己的理解,将书中的主要观点简要整理如下,没有买而又打算买这本书的小伙伴看了我的整理就不要买了。
1、写作需要有自信心。
不要管写的好不好,有没有灵感,无论受到别人的打击抑或认可,你只要坚持写下去。
2、培养作家气质。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班的天真和敏感。
作家要有“双重性格”,一半是成熟、没有偏见、温和而公正,另一半是敏感的、热情的、有偏见的。作家身上的两个人会合二为一,其中那个毫无灵感的、普通平常的、讲求实际的人,要忍受日常生活的压力。它必须学会聪明地评判是非、超然物外、耐心忍受,为那个艺术家的自我提供适宜的条件。
也就是说,双重人格是获得灵感的源泉,而你又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你的双重人格合二为一、合谐共处。
3、坚持和按时写作就会有明显收效。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哪怕一开始写的并不好,写出来的字数也很少,也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也无需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出发,不管写什么内容,只要写就好。
培养自己坚持写下去的习惯,并培养自己按时写作的习惯。你就会慢慢成为一个写东西毫不费力的人,而且慢慢地在写作的“质”和“量”上都会有所突破。
4、要么成功,要么放弃。
如果你喜欢,就一直坚持下去吧!如果前面所说的练习你都做不到,那么就放弃吧。
5、由开始的模仿到发现自己的力量。
由模仿开始,模仿那些优秀作家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但是不要掉进模仿的陷阱。避开模仿诱惑的最好办法是尽早发现自己的品味和优点,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找到自己的方向。
6、像作家一样读书。
大多数作家都是书虫,优质的输出来源于丰富的输入。学会批评式阅读,剖析一本书为什么让人读起来觉得呆板乏味?一本书为什么让人百读不厌?这样,读书就不仅可以娱乐,更能get到实用干货。
7、擅于观察。
真正的天才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擅于观察和积累,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为他所用。
8、找到自处的方法。
写作是一件很“寂寞”的事,学会自娱自乐,找到合适的方式,让你享受这件寂寞而又上瘾的事。
个人拙见,欢迎吐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