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指数:爱情是什么?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解读。24岁的我,对于爱情最好的解读就是:不要期待结果。突然想起了张杨导演在1997年拍摄的《爱情麻辣烫》,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这么嘈杂,天空也是瓦蓝瓦蓝的。崔健的一块红布引领了一代摇滚。那时候,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近期的北京雾蒙蒙的,还时常下起了雨。
在这种天气下,我突然想吃一碗麻辣烫,就这么呼啦啦的灌下去。等到吃饱喝足后,我开始思考,爱情和麻辣烫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爱情是什么?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解读。24岁的我,对于爱情最好的解读就是:不要期待结果。
突然想起了张杨导演在1997年拍摄的《爱情麻辣烫》,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这么嘈杂,天空也是瓦蓝瓦蓝的。崔健的一块红布引领了一代摇滚。那时候,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爱情麻辣烫》有五个小故事。由年少的朦胧暗恋、青年人的炙热爱恋、年轻夫妇的平凡婚姻、中年人对生活的思考和老年人的黄昏之恋所组成。不管你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特别喜欢那时候的张杨,生活化的人物与戏剧性创意的故事段子的融合,相比其他第六代导演更具有生活的写意感,就是俗称“接地气儿”。我很佩服张杨对每个年轻段的掌控与把握,描写他们的心理经验也是娓娓道来。喜欢他那时候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并行展开。
那是1997年,时代感伴随着人们的初代焦虑,每个人都是一场迷离与狂欢,筋疲力尽,最终却留下了一脸傻傻的盲从与乐观。
这部片子创下内地连映12个月的纪录,最终收获三千万的票房成绩,在当年仅次于《泰坦尼克号》与《甲方乙方》,并一举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也是在这部片子,我听到了很多耳熟能详却叫不出名字的歌曲。例如苏慧伦的《鸭子》、陈升的《不再让你孤单》、张楚的《结婚》等。
我更愿意把张杨的电影称为大众电影(受众)而非商业电影,并强调散落在其作品中的作者性,在处女作中他已经展现出非同小可的掌控力。几段男女关系高度概括又富有层次(不同年龄段),时代(大量港台歌曲)、都市与童话的属性相结合。在华语爱情拼盘电影里,《爱情麻辣烫》开了个好头却后继无人。
那会的片子都好接地气,比较稚嫩,节奏也比较慢,结构有点碎。只有一段从头到尾穿插中间独立故事。徐静蕾拿的油条看起来好好吃 高圆圆还没变声。演员阵容和音乐插曲放到现在来看,怀旧之情更甚。
很喜欢这种故事背景和电影拍摄时间几乎同时的电影,就地取材,不用凹造型,不用特别的道化服,就是真实记录就好了。感觉那时候的北京感觉很温暖,电影界也很包容,很像麻辣烫。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我见到了张杨导演,他说,年轻创作者不要好高骛远。低成本不意味着不能做商业片,现在在非常缺有锐气的、有年轻气质、低成本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是需要智慧的,不是与艺术对立的,要扶持低成本商业片,这是未来不可或缺的。
一些年轻导演首部作品很优秀,但第二部就“塌”了,这就是心乱了;导演是创作者,面对诱惑,要有“做好电影”的坚持。希望能营造良性的行业生态环境,扶持更多青年创作者。
回到《爱情麻辣烫》,我爱那时候的高圆圆和徐静蕾,清纯而倔强。我记得徐静蕾端着锅迷茫的站在几栋楼之间。
那时候我就在想,她怎么会忘记男朋友住的地方呢?后来我谈了几段无疾而终的恋爱终于明白了,不是忘记了,是迷茫了。
爱情是什么,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或者这是所有人的通病吧。其实大家都离三十岁也不远了,你很快就会发现幸福很容易得到,只要多编几个理由骗骗自己,多转换几个角度打量要和你共度余生的那个陌生人,就会突然感悟也并非某个人不可啊。
那种感悟是一瞬间的,但是感悟前的准备却是漫长的,我用了十几年的青春去闯九九八十一劫难,最后感悟到的也就是四大皆空而已。
你知道么?你的路还很长,以后还能遇到很多的人,他们要比你现在的同位,现在遇见的人优秀很多很多,你会发现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遍地的野花等着你去采撷,遍地的甘露等着你去拾饮。等到那个时候回头再看看现在的自己,会为自己的执着和不洒脱而感到羞愧的。
最后,借用电影里的片段收个结尾:
恋爱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难的。相爱是容易的,相处是困难的。决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苦难的。
爱情没有答案,但是麻辣烫却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