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值多少钱?
在超市里,标价2元,到了便利店里,标价2.5元,到了饭店里标价5元……一个地方一个价。于是有人就说了,那得看环境和成本,超市进货量大,成本高,所以价钱自然就低了;便利店进货量小,成本高,所以价钱当然也就高了。
那么到了饭店里,为啥可以卖5元呢?饭店进货量小吗?未必;成本高吗?也未必。于是又有了场景定价的说法:饭店里卖水是当成了饮料,顺便卖的,更何况都吃饭了还出去买水也麻烦,就赚这个场景的钱……按这逻辑往前推似乎也行:超市嘛,肯定要买很多东西,顺便捎带一瓶矿泉水水,便宜点更吸引人;便利店本来就没什么东西,来的人很可能只为买水,那就必须赚卖水的钱了。
但再往后推下去似乎又对不上了,比如到了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一瓶水可以卖到几十、成百、上千甚至更多……因为没有,这瓶水就成了救命的东西,你不是买水,你是买命!可以说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也可以说物以稀为贵,更可以说乘人之危或雪中送炭,其实,哪怕一瓶常见的矿泉水,都没那么容易说清楚值多少钱。
但这个问题还是很好回答的:一瓶矿泉水值多少钱,其实我说了算,取决于当下我愿意花多少钱得到它。它在超市里,标价2元,我想要了,买了,它就值2元;它在便利店里,标价2.5元,我渴了,掏钱买了,它就值2.5元;我去饭店,想喝水,它标5元,我想想也买了,那它就值5元……依次类推。我对这个东西的需求、愿意付出的价钱就是这东西值多少钱的标准。
定价里都是学问,要考虑方方面面:成本、投入、场景、竞品、受众……关键在于人的需求。价位决定用户群,因为钱是一种最好的算法,很容易就把受众群做了分层:你愿意并能够为之支付多少,决定了你和这个产品之间的关系。定价只是抛出了产品方的认知和愿望,真正决定价格的权力在花钱的这一方——普遍愿意出的价便是这个东西真正的价值。
可能用矿泉水来打比方不太合适,人渴了要喝水是刚需,还有很多非刚需的部分。比如买书、看书,很多人宁可花更多钱去吃饭唱K也舍不得买书,甚至还会问电子书凭什么要收费的问题——不是没有纸张了吗?不是可以复制拷贝的嘛!对持这样观点的人就没必要多解释了,因为就算白送书给他看,基本也是浪费,除非是要考试什么的逼着,因为他根本就不认同这些东西的价值,连估价都不考虑,就更别提什么愿意支付费用的事儿了。本来嘛,不乐意、不喜欢就别买,斤斤计较干嘛呢?那东西定价多少和肯定不会买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便是市场的力量——自发组织、自主定价、 互相认可之后就能确定了。市场的自由氛围中,交流信息咨询,交流观点愿望,更要交流价值和资源——通过钱这一种算法,只要足够的公开透明,一切都不是问题。
还是得重申一下最基本的观念:当一个东西或服务的所有权发生变更,一方愿意为获得这个东西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才是最真实的价值。如果没人买,定什么价都是然并卵。
买单的人决定了这一单的价值。若做成例证,就必须得有人买单,买单的人够多了,定价马上就能估出来。
这么一来,很多事就不那么靠谱了,延伸出不少规则,比如活动怎么收费?按什么标准收多少?只要有人愿意为之买单即可。很多时候,定价本身就决定了产品和服务。
就比如一些咨询顾问服务,定价都高得吓人,动辄百万,得出的结论往往也很简单,却能够落实并产生不错的效果——花了这么多钱,如果不付诸于行动,太亏了!
于是在某些针对个人的培训、心理方面的辅导就有些潜规则——太熟悉的朋友不做。理由是不好意思多收钱,但事实上,收钱本身就是服务之一:让你为这些建议定价,然后用行动来践行这些建议。
回到一句俗话:千金难买爷乐意。事实上,更多时候我们花千金买的就是爷乐意——爷乐意给看到的好内容打赏,乐意以一个手机的价格去听一场演讲然后把手机当成演讲的衍生品,乐意买那些小玩偶、把书买回来读甚至买已经读过的书,而且必须是正版、精装版,特别厚的那种……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不同了——其实你对一切进行定价的行为,就是你的价值观。你觉得什么值什么不值,也源于你的价值观。
所以,千金就买爷乐意,爷便是通过买买买的举动来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纵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和诱导,但回到根本——真的“乐意”吗?乐意,那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