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这些年以来,不敢说教学成果显著,但已送走数届学生,教学上看算是深入高考一线。孩子们有的考上中央美院、北影,有的考上吉林大学、中央财经,使我倍感欣慰、感触颇多,浅谈几点感悟。
一、要树立好的教学原则
孔子有两个著名的观点——“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意思是平等看待学生;“因材施教”的意思是对待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授方法。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在学习功底和基础上的差异,区别对待;又要在教学态度勤勤恳恳,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这两个观点对我影响非常深。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一直遵循这两个基本原则。
二、要保持好的教学功底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解惑者,通晓者是也。这意味着老师必须在教学功底上不能有丝毫折扣。你教地理,就要保证对地理知识极其融会贯通;你教英语,就要保证在单词与阅读上积跬而前;你教语文,就要保证古文诗歌词义博达、触类旁通。也只有这样,当学生遇见困惑,你才有资格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方法,你才能指导。
传道者,先行者是也。这意味着教师在保证功底的情况下,必须紧跟时代变化趋势,对整个所教科目的古往今来做到了然入心。我念书的时候,太阳系还是九大行星,欧元刚刚发行;我学生念书的时候,冥王星已降级,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经步入签署协议阶段。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跟上前沿,就意味着极有可能教授学生错误知识。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作为授业者,在于德学并举。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老师就应当是什么人。这就意味着老师绝非只着眼于教授知识,更要看重对学生整个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非诚信不取,所以考试的时候不能作弊;非勤奋不成,所以平时练习不能随意敷衍了事。我们既要看重分数,使学生能重视成绩以在升学竞争中脱颖而出,又要看重德行,使学生未来步入社会能成为高尚之人。如此,方有师者本色。
三、要运用好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强调灌输,强调服从,使学生丧失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你的真正进步。因此,我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并要求自己和其他老师必须耐心指导,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去感受到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终将带领学生进步。
同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的最终任务,是教授学生方法,是教会他自主学习。知识无尽,老师有限,未来更多的时候,是要自己面对学习中的困惑,学会自我解决。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够自己吸收新知识,获得新方法,遇见困难会知道如何独立解决,遇见困惑会知道如何独立排解。不管是现在的中学阶段的学生,还是未来步入社会,必将受益终身。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这些预想的结果,仅仅是指导学生的各种脑力活动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你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要成学,先立志”,真正要让学生做好学问,就必须使他们有破釜沉舟、悬梁刺股的决心,与那些干扰学习的诱惑做决裂。
在我教学生涯中,我陪着学生一起考试,一起做题,一起放松,让学生感觉我不仅仅是良师,更是益友。我不断地告诉学生我的理想,使他慢慢地追寻,发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学生有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他才能真正的走向未来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