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慢慢长大,从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实,被雕刻出清晰的生命线条,另一边的他们却在时光里慢慢虚化,薄如一片淡淡的月色,随时就要从掬水的手心里流走。
原本被紧紧握着的我们,转眼要反过来努力握住他们了。
不可避免,我们和家人相交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尤其是对于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来说,当我们醉心于花花世界,感觉生命在被不断扩充时,会在某些瞬间突然想到,在另一头,他们正承受着吃人的寂寞,他们的世界是越来越窄了的。
这种感觉就像你抬眼望着漫天烟火的时候,心里有第三只眼睛,瞄到了不远处一条细细的长河,它在黑夜里循环着,无边无际。
时间在我们和家人之间划下的鸿沟貌似越来越宽,仿若心底有一个空落落的洞,平日里被繁忙琐事掩盖着,遂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在某些时刻,它会突然被照亮,洞底传来低低的风声,挠着心,你不敢探进去细看,也不敢细想......
我总是在逃避,对记忆的逃避
那些细节,那些生活片段
灯光里母亲晃动的背影
你回去吧,你不用送我。
—— 马永平《母亲的背影》
年轻的我们可以逃离,不断地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而他们却要承担起生命中后期的种种伤痛:重复的日常、衰弱的身体、越来越多无法填补的孤独......我们生命之圆的半径被画得越来越长,而他们则渐渐被固定在原点。
在无法相见的日子里,那个洞被越挖越深,即便相见,也总是慌张地做些笨拙的事,心底仍旧不知是否真的填补了它,但与此同时,也是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心情里,更加懂得了家人之于我们的意义。
正因为他们是原点,在后方锁住锚,我们才能心无旁骛地向海的更深处航去,而每次返航归家,也都会给予彼此更成熟的爱。
我们在相见和分别的日子里,都学习着爱,在一次次的误解和宽谅里走进对方,虽然,必然会有遗憾和告别,但我们都会带着这份爱最好的部分继续活着。
摘自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