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不觉公交车就开到了建筑学院。从恍惚之中惊起!建筑学院没什么值得描述的,太平凡了!
这似乎是我们很多大专院校起名的一个通病。名字起得笼统而官方,而且换汤不换药,似乎每个省都有这些相似名字的学校,只是前缀的地名不同,时刻提醒着学生,你在这座城市。
反而要是名字另类些却显得很野鸡了。
我曾经有一种想法,所有叫建筑学院的学校都应该向包豪斯学园取经,从桌子椅子到教学楼都是学生凭借其智慧设计出来了。
不是,你既然敢自称为建筑学院,你的建筑毫无特色,怎么证明你里面能够教出伟大的建筑师?
也许你会嘲笑我的天真,但是我自始至终都认为学校是天真自留地,是因为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否定这所学校将会走出伟大的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也许有人会反驳我说,学校是在还没有学生的时候就建好了所有建筑。先有学校而后才有的学生,而不是先有的学生再有学校。
也许有人不这样说,换一种说法,难道普通的凳子椅子就不是伟大作品吗?不要忽视平凡的伟大,没有桌子椅子难道要学习墨家席地而坐?
这观点我服。
我突然发现,似乎我们并不需要理想主义者。
这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学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完成KPI。后来,填进校园的欢声笑语,朝气蓬勃也与理想不搭噶。只是高中毕业了,该走人生的下一步了。
一整个建筑学院也没见得有几个是想成为金字塔顶尖建筑师的学生。因为自卑,没有几个走出了高考那座独木桥的挫败感,在这样平凡的学校,时刻有人提醒你,醒醒吧,毕业后找个工地搬砖,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后来,我退一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奢求能有一座像包豪斯学园一样的学府,我想去听听课。
2
我也不是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在我不得不面临选择的时候,我虽然随手填了建筑专业。可是从那刻开始,我便有了新的想法,像旧时包办婚姻一样,我选择去爱上这个专业。
并且以专业建筑师爱好文学的林徽因先生为偶像。世人对林徽因先生最大的误解就是热衷于嚼她的感情史,却不知道她热爱且深沉的是建筑。
于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着手自己设计一座房子。
那是一个可以移动小屋,由一个废弃的公交车改造而成,内部像麻雀一样,五脏俱全。有客厅有卧室有厨房有卫生间,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拥有整片天空的花园。
然而,想要同时拥有这些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彼时,我虽然已经接触到了CAD以及3Dmax。可是我却依然固执的认为手绘才能画出有灵魂的建筑。所以每一个细节都是用铅笔画出来的。
涂涂改改到毕业也没交出这份作品。三年温水煮青蛙的生活让我精神上迈进了七大艺术之一——建筑的大门。却在找工作时泼了一盆冷水。
说一个笑话,在被学校赶出去后,才意识到够不着过去做过的梦的高度,蜷缩在狭小出租屋的一角,连环的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我想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上海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深圳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广州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南京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杭州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武汉拥有一套房子,我想在成都拥有一套房子等等
一看房价对比工资,清醒倒是清醒了,就抖了个机灵,捡起角落里落灰的图纸,在手机里搜索一种叫做房车的东西。加满油,开着它去你任何想去的地方,不论停留在哪,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是最温暖的港湾。
3
其实,想拥有一个移动小屋的想法在很早以前就有了。
我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未来的房子,当时我在作文里天马行空的描述了一座能够上天入海的移动小屋。
让我得意忘形的是等老师批改完之后,竟然评为了优秀作文,在讲台上读了出来。那时候的我还没有现在爱废话,想要磕巴出以前作文都是难事。当时,又没钱买作文书,抄都没得抄,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写,写出来的流水账一样。压根没想过居然能写出优秀作文。念的时候,我那个神气的,尾巴都翘天上去了。
时间慢慢推移,一下子就到了初三,有次考试作文,不是未来的房子,具体什么也忘了,就是关于房子的。
我又惯性的写了移动小屋,这个时候的移动小屋少了一些功能。但是还是能当飞机飞能当潜艇在海里潜水。那一次我的作文又拿到了讲台上念,原因是文笔好。然而老师的评语确是有点幼稚,不切实际。语文老师说,他梦想中的房子也不切实际,他想要流水别墅那样的房子。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不切实际是想象力的不着边际,而语文老师的不切实际是向生活低了头。
文章最后,献丑了,祭出当年作文原文选段:你要相信,能够设计出流水别墅同等水平的设计师,正在彭家桥或者别的地方当揽工呢!每天起早骑个摩托到彭家桥,竖一个写着“专业泥工”的牌子,坐一旁打扑克,没人请也贪黑回去。所以千万别笑话我想拥有一个移动小屋的想法,现在的我,在积累砖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