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在《深度关系》中指出:全能自恋的原始定义:婴儿一有任何渴求,就能立刻马上完美的得到回应。全能自恋成为各种极端极致的心理原因,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源头。
我理解:全能自恋是人们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神,但凡有需求,就要立刻马上完美的得到回应。加入不能立刻马上完美,就会生出抱怨,苛求,拖延等心理问题。
我想到自己生活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认为自己是神,有通天的本领。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做的很完美,从而忽略了自己和事情之间的关系。
我自己就有深刻的体验。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给领导写材料,因为工作年限短,资历浅,很难写出完美的汇报材料,工作成果之类的材料。那时候便陷入完美主义,迟迟动不了笔,交不了稿,一拖再拖,一直到最后期限的前一天晚上,加班熬夜,疲惫不堪,草草完成。
现在想来,都是全能自恋导致的,因为无法和自己的工作建立深度关系,不能用心思考,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以至于拿到任务的前几天都在内耗,最后没办法才承认自己可以写不好,写不好也要写出来。其实就像加入共读会一样,不是自己会写才加入,而是加入之后,持续写,不断写,不断修改,才能慢慢写的越来越好。
前几天女儿马上期中考试,数学遇到困难,女儿很焦虑,说自己数学就是学不会。看,这也是全能自恋,自己要立刻马上完美地学好数学,殊不知自己四年来一直对数学没有建立起深度关系,没好好与数学相处,甚至连数学课本,课后作业都没有正确对待,怎么能一蹴而就呢?
我理解了姑娘的焦虑之后,先帮她看到自己的完美之心,接纳有可能考不好试的现实。然后,一点点帮女儿和数学建立正确的关系,让她给我讲课本,我扮演小学生,故意认真地听不懂。她讲了几章之后,慢慢又感觉,拿出之前的练习题,不会的题开始和我探讨,我和她一起解题,复习了两个晚上,期中考试回来,孩子高兴的说,考试的时候遇到好多自己和妈妈一起复习的题型。小学数学其实就那几种类型。
我们都要接纳自己是人,不是全能的神。在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时,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每个人都是只猴子。在工作和学习中,一点一点来,注重过程,脚踏实地做好每一步,认真写每个读书卡,专注做每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