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1名正言顺上好礼义民皆敬服
题文诗:
子路问政,子曰以身,先之劳之,先劳无倦.
仲弓也者,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各有司,
赦其小过,举贤才也.问曰焉知,贤才而举?
曰举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问曰:
倘卫之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孔子答曰:
必也正名.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名?
子曰野哉,君子也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也,言不顺则,事不成也,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民无所措.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言之可行.君子言行,无所苟也.樊迟也请,
学稼子曰: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孔子曰吾,
不如老圃.樊出子曰:小人樊须;上好礼则,
民莫不敬,上好义则,民莫不服;上好信则,
民皆用情.情真义深.夫如是则,四方之民,
襁负子至,焉用稼圃?子曰诵诗,三百授之,
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为?
【原文】
13.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注释】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身先士卒),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原文】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注释】1 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译文】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原文】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注释】 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奚:音ī,什么。2正名:即正名分。3迂:迂腐。
4阙:同“缺”,存疑的意思。5中:zhòng,得。6苟:苟且,马马虎虎。【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情来对待。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他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在孔子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原文】13.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注释】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2专对:独立对答。3以:用。【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