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这里暂且不说自知之明,单说知人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曾经跟孔子讨教过这个问题,说政治智慧就是知人善任,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仁政,而真正的仁政是要爱护天下百姓!
虽然樊迟没太明白其中道理,但这个逻辑并不难理解,子夏用历史事实帮助樊迟解读了孔夫子所说的“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道理。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皋陶伊尹这些了不起的贤能之士,他们的共性就是“直”。举荐这样的人才,才能让人信服,才能推行仁政,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直,到底是怎样的品质呢?生活中我们如何观察和评价呢?还是让我借用传统文化的智慧来做些分辨。
《诗经·邶风》“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孔子曾经拿这句话来夸赞子路,可把子路开心的,成天诵读这句,是说子路哪怕穿得破破烂烂的,也敢跟穿锦帽貂裘的人站一起而不觉耻,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场和修养呢?如何能做到的呢?就是子路心中没有嫉妒和贪求。
真正能做到做到这点的还真不容易!我们往往能够同情和帮助弱者,却看不得弱者哪天比我们强!
再比如,贪求。做生意赚钱并不是贪,而想方设法赚不该赚的钱,伸手太长揩和卡就是贪了!有些时候,这些损人利己的事并不起眼,容易被人忽视,也正因如此,有些人的野心被抻大,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总有暴露的时候。
《论语》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就是说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可以做到不抓人家的“小辫子”,也不刺探别人隐私。我们是不是平时都讨厌那些像特务一样的人?总是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如果仅仅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只是没有口德,如果以别人的隐私为要挟,和别人谈条件,为自己谋利益,这样的人你碰到的话,千万离他远点!是毒蛇!如果你有这样的员工,当心你得罪他的时候,他一定会拿着所谓的证据来跟你谈判!
《论语》中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平时说话,说一半留一半的人你得提防,君子既不失言也不失人,一个人觉悟到了,知识水平到位了,是可与言的人,那么就要直言不讳,把事情说清楚;反之,多说无益。而我要说的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沟通,而是说人品,有些会反其道而行之,可与言而不言,看对方笑话;不可与言而言,蛊惑对方犯错,这样做无非是制造混乱,搅浑水趁机渔利。
其实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每天学习,多读书,我么就能心里明白眼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