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什想要变成别人?
您有没有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如果我是某某某就好了”, “如果我有一个怎样怎样的父母我也能怎么怎么样”,"如果我有一套房子或者有一辆车我就开心了”.....
您有过想变成某个人的时刻吗,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但是你有想过你为什么想要变成别人吗?当我这么问朋友的时候,他说,还用想吗?肯定是因为别人比我好啊。这是真的吗?我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还真不是这样。
你想变成别人,真实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你以为,变成了别人,你就获得了幸福。换句话说,现在的你感受不到幸福。变成别人你真的会幸福吗?当然不会。你缺乏的是感受幸福的能力,而不是幸福本身。
第二,你把你注意力的焦点放在了别人“被给予了什么”,即你更多的关注别人有什么样的资源,而不是关注自己有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
第三,你知道你无法变成别人, 你给自己找了非常好的借口,因此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无法获得成功,因为我不具备别人的条件。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年轻人,梦想着成为小说家,却总写不出作品。他说是因为工作太忙、写小说的时间有限,所以才写不出来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
但真是如此吗?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 “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意面对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年纪大了”或者“上有老下有小”之类的借口。
李笑来老师在《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中说:文章写得不好就不写了吗?写的不好就不发表了吗?绝大多数“废物”的特点是:但凡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显摆”,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了。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的“形象”才是他们的刚需。
或许,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仍然坚持做下去吧。
您为什么无法变成别人?
因为别人有富裕而善良的父母?因为别人有重点大学的学历?抑或是别人有更高的智商?都不是,可能你自己压根没有意识到,不是别人有什么、你没有什么,而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当下的生活方式。这不是我杜撰的,这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念。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把我们的关注点转换一下,从关注“别人被给予了什么”转换到“我们自己拥有什么"以及“我该如何利用我所拥有的资源”,我们的选择就会立即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了。
就拿那个梦想成为小说家的青年来说,写作不好时,他有两个选择,关注“别人被给与什么”时,他会选择消极被动的去找借口,活在“只要....我也可以”的自欺欺人之中。关注“他自己拥有什么”及“如何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时,他会选择积极主动的去写、去练习、去改进,让自己终有一天成为一个小说家。
当然保持现状会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被评判、被嘲笑,会很丢脸,会让你觉得失去了部分安全感。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练习的时候不丢脸,可能你一直不会这个技能,下次再用的时候仍然会丢脸,还不如练习的时候丢脸。
不能变成别人的我们,该如何获得幸福?
我们无法变成别人,但是,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才是获得幸福的良方。
既然你自己主动选择了当下的生活方式,那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都在于你自己。
拿我自己来说,2015年底的我,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没有心理学的背景,可是我想成为一个正面管教讲师。我有什么?我有学习能力,我有执行力,我有市场经验。于是我参加正面管教的课程,学习阿德勒个体心理学,践行正面管教的方法并把践行过程记录下来,在和人们的交流中捕捉人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点和需求,练习写作和讲课。一年半之后的今天,不敢说成为了一个多么成功的正面管教讲师,但是我除了完成了5期家长系统课,我还设立了读书会,开启了鼓励成长小组。我笨拙而又执着的努力着。
所以,即使我们没有富裕的父母,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没有过人的智慧,但是我们还有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能力,我们还有愿意改变自己的行动,这就够了。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总有一天,你会收获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