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在失意或者迷茫的时候总喜欢从外部寻找能量,希望从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中走出自己的成功道路,所以成功学盛行于市面上。
而这类成功学无疑便是当下最厉害的毒鸡汤了。
这类型的成功学经典套路便是作者当时面对的困境有多惨,但他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于是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遇到了人生的拐点,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实现了多少的收益或者成为某个行业的KOL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而且这类鸡汤会过分强调作者当时面对的困境有多大,有多惨,同时弱化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趋势的有利因素,以此来展示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有多大。潜台词是“我是个很牛的人。”
这对悲观失意的人来说无疑像是看到了曙光:看!这个作者面对的困难比我的严重多了,但他还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那我按照他的方式去做我不就可以更容易成功吗?
这类鸡汤会给人一种错觉——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02
斯坦福大学Albert Bandura心理学教授提出一个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完成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的信念。
而鸡汤会让读者精神振奋、内心激昂澎湃,令人产生过分的自我效能感。
这时候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面对困难和障碍时能够设计出有效解决的路径;也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动力,在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的意愿程度。
受鸡汤诱惑的人一般对自己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知自己的目标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优劣势是什么,自己有哪方面的技能可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而鸡汤往往也会忽略这方面的作用,告诉你只要你坚持不放弃你就会成功。
欢乐颂中小蚯蚓失恋又失业了,在房间内跟着成功学里的内容慷慨激昂地朗诵引起了路过的安迪的注意,发现房间堆满了成功学的书而好心建议她不要看这些不合逻辑的坏书。
与其看这些逻辑不通又煽动人心只会让自己欺骗自己的书,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下你认为的成功的定义是什么,自己的性格特质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我们应该读些什么书呢?
巴菲特在投资领域如此成功,离不开他背后那个充满智慧的男人查理·芒格。查理·芒格的成功归功于他的投资理念——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正确地认识自己。
多学科的学习可以让你掌握不同领域的规律,正确的认识自己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你的能力圈在哪,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有什么立足之本。
而那些鸡汤只会挑起你兴奋的神经,冷却过后发现无从下手,既浪费了时间,又陷进了迷茫。
03
自媒体的发展带动了一批有才华的人实现了暂时的高收入,于是开始传授写作技巧,运营技巧等,并告诉你照这样的方法实现百万年薪不是梦。
于是很多人开始购买有关成功人士的写作技巧的书和课程,希望自己也能通过这个途径迅速发家致富,却不去思考他们为什么能成功。
能通过自媒体写作成功的IP早在新媒体出现的时候就开始运营自己的公众号或其它自媒体平台,同时能够清晰定位自己擅长什么领域,并在该领域做了丰富的经验积累,恰逢自媒体的风口,当然能够实现他所说的年入百万不是梦。
但如果你是一个小白,既没有哪个领域的积累或者特长,又没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即使你学到了别人的写作技巧,拿到议题后依然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用什么知识来支撑你的观点同时能给读者来带价值。
那你这个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与其这样漫无目的学习写作,倒不如先问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的性格特质是什么,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去学习该领域的知识,用写作的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会更有目标和可执行的方案。
04
医美行业的蓬勃发展也离不开这些鸡汤的贡献。
网络上充斥着非常多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一个矮矬穷的路人甲通过瘦身、变美、打扮华丽转身成为众星捧月的白富美获得了白马王子的浪漫爱情。
而事实呢?这个“丑小鸭”本身就是家境良好的天鹅,自身的底子并不差,自己的能力也不差,接触的人群也比较高级,在这个基础上提升外表当然能让她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叫小M,她是一个我想起来就会笑的可爱的人儿。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对于同一个问题她总是能给你出乎意料的回答,并且让你忍俊不禁。
而这么一位活泼开朗又有趣的女孩其实内心挺自卑的,她觉得自己一直都没找到男朋友是因为她不够漂亮。
为了寻找她的自信她选择了医美的方式,把自己的小眼睛变成了圆圆的双眼皮大眼,别人说她的脸圆于是又打了瘦脸针。
即使投入了重金在把自己变好看后可是依然没有找到男朋友,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心理学家发现,内心信念感越强的人越不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影响,反之,信念感越弱的人越容易被影响。
面对日益丰富且难以分辨的诱惑,我们唯有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多思考总结,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也才能够有分辨优劣的能力,而不被披上羊皮的狼所迷惑。
写自己的故事,过自己的生活。用心体会当下,学习、感悟、治愈、认识与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