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第三个运动——按摩心包经,今天我们介绍第四项运动——仙人揉腹法。
01、何谓仙人揉腹法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雍正年间有一位姓方的道人,知道他的人都说他有100多岁了,但是身体依然健壮无比,身高七尺有余,挺拔健壮,力大无穷,说话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
当时的人们都想尽各种办法来打探方道人长寿保健的秘诀,方道人说:“其实,我的养生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而是深刻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自然规律,再加上练习保健功法。经常练习这些方法,长寿那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这位方道人就是清代著名的养生家方开,他长期练习的功夫正是中医界很著名的揉腹保健法。
因为此法效果神奇,有如神仙之手使人长寿,人们将之称作“仙人揉腹法”。方开将其归纳整理,定名为“延年九转法”,由叶志铣收录在其著作《颐身集》中,后来清代的潘霨在其养生著作《内功图说》中也收录了这种方法,起名为 “祛病延年法”,揉腹方法以不同的名称流传至今。
02、仙人揉腹法原 理
仙人揉腹法不仅用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人甚至用此法调好了胃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
其实这并不奇怪。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
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都在这里“安家”,如下图所示:
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有多条经脉经过,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等经脉都在这里交相汇聚。
揉腹的时候,不仅能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连成一片,其中暗含“以后天(脾胃)补先天(肾),以后天助先天”的医理。如果能够坚持,既可以调理脾胃,通和气血,还可以培补元气。
中医有句话叫“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坚持揉腹,揉出健康好身材。
03、仙人揉腹法动作要领
仙人揉腹法一共有八式,我们在练习此功法之前要解开衣裤平躺在床上,直接按揉皮肤比隔着衣物更能达到好的效果。
1、预备势:
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2、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 21 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 21 次。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再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3、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上图
▲下图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
(上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下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4、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5、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6、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7、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 21 次。
8、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 21 次。
9、第八式:盘坐摇转
改为盘坐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道家称为“握固”),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进行缓缓摇动。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 21 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 21 次。
摇转的幅度宜大,如摇转向左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摇转向前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摇转向右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摇转向后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满足为妙,但又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
注意事项:
1、凡做此项揉腹功夫,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
2、放矮枕,端正身体仰卧床上,双脚并齐,脚心少许湾区,手指轻轻按揉,缓缓移动。
3、柔腹动作每个做21次,然后晃海动作21次。
4、此功法男女老少皆宜,一天早晚两次。
5、孕妇切记不可做。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再看,与朋友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