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海中的婚姻三观不合是什么?
你说大海很美,
他说淹死过很多人;
你喜欢看电影,
他觉得看电影是浪费钱,不如在家找资源;
你经常晚上和同事朋友吃夜宵唱K,
他认为“9点不回家的都不是好女孩”
三观合有多重要?
前不久一份《中国95后数据报告》出炉,
在“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这一项调查中,
三观一致战胜了性格,外表、经济条件、学历水平,跃居榜首。
但是,三观一致的婚姻情感,
就是幸福的保障吗?
错。
如果你照着三观合,去找另外一半,
以为只要两人婚前三观是一致的,
婚后也可以琴瑟和鸣过上和谐人生,
那是一个认知的谬误。
我们很善于,也很喜欢,
把难以解决和面对的问题,
简单化、标签化,极端化。
因此才有,很多人都听过的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的婚姻应该是三观相合的婚姻。
但如果我们深入去思考的话,
会发现其实所谓幸福的婚姻是怎么来的,
可能并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答案。
甚至也没有什么参照体系。
我们之所以弄出了一个答案——三观合,
是因为我们太需要一个答案,
让我们不那么焦虑,让我们减少不确定性。
三观相合,
如果真的能够达到百分之百的合,
本身就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可以说,
从来没有什么三观完全相合的婚姻。
想象两个在不同的背景,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遗传,
不同的养育下长大的两个人,
无论他们生活的轨迹有多少重合的点和段落,
但是我们在讨论的,
毕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对于很多事情都会有细微的差异。
比如说两个人如果都爱好文学,
也可能爱好文学的偏向不同。
可能其中一个喜欢古诗词,
可能另一个更喜欢小说。
也许有人会喜欢古典文学,
也许有人更爱读今日简史。
仅仅是在文学门类,
两个人都可能有完全的不同。
所以你看,
即使爱好相同,都未必真的有话题。
所以说,
什么是三观合?
合到什么程度算合?
两个人之间一定会有“分歧”,
这个才是绝大多数婚姻的真相。
如果我们不再依赖
“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三观合”这个想法,
那么面对这个真相,
我们该怎么办?
在婚姻里,
比起“理想中的三观合”,
“情商高”其实更有用。
也许,用情商这个词不是那么合适,
姑且叫做情商吧,具体来说——就是
“面对和处理两个人之间不一致”的能力。
因为两个人之间有一致固然好,
但是大部分时候
婚姻感情的考验是来源于不一致,
当不一致发生的时候,
两个人如何去应对不一致的部分,
这才是真正的功课。
而在这方面能力突出的人,
更容易拥有幸福的婚姻。
与其寄希望于从一开始就找一个三观绝对和的伴侣(其实这是不存在的),
还不如在婚姻中修炼一下内功,
提高自己的情商。
婚姻里的情商是共情、包容,
是相互的理解,带来接纳,减少争吵和埋怨,
是:你不一定认同我的做法和选择,
但是你至少理解我为什么总要这样做这样选。
婚姻情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婚姻里的人都要对婚姻负责。
有这样一句妙语:“婚姻是唯一没有领导者的联盟,但双方都认为他们自己是领导。”
很多人,在婚姻里,
处理不一致的方法就是,争个对错,
就是,我一定要赢。
赢了又有什么用?
如果把婚姻比作汽车,
爱就是灯光,而包容和理解就是油。
你赢得太多,汽车就开不了了。
婚姻中的情商,
是整合伴侣间这种不一致的能力。
怎么整合呢?
就是去共情对方。
其实就是去感受,
感受TA和理解TA与自己的不一样。
去看一看,为什么TA会与我不同?
首先,你需要认识到,
无论你多么不情愿去面对,
两个人彼此之间可能也会有很多不同。
何谓三观一致?
如果单纯以消费观、性格、秉性、兴趣爱好去度量这么复杂的问题,其实只是说一句大话,并不确切。
有的人还用外貌金钱地位这种因素去考量三观,就更加是南辕北辙。
人性本来就是多元的,
自我本来就是有很多面向的,
你们可能在这个方面是相合的,
但各自的另一个自我又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两个消费观念完全一致的人,
可能在孝敬老人方面又完全不同。
比如两个对于事业的观念完全一致的人,
可能在养育孩子的方面又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我们理想中的婚姻状态
是非要两个在一起的人严丝合缝“适合”,
那只是镜花水月,自寻烦恼罢了。
婚姻中的情商——整合不一致的能力,
就是对三观不合的一种弥补。
有不同很正常。
但是怎么样才能够在这种不同当中去相处,
而不伤害彼此的感情,
以怎样的态度,
去看待这种不同呢?
要求对方和我一定要一致,
其实是对于不同的不尊重,
反过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不一致,
其实就是一种对不同的尊重。
尊重,是好的关系的前提,
也是一种很高的情商。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
可以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
当你去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和你有所不同的,
当你意识到他对于事物的理解,
和你对于同样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
也许,你们的关系也会变得不再剑拔弩张,
也许你们的沟通会顺畅很多,
你们不会一开场就掉进“你说的都是错的”,或者“我今天不得不对你投降”的那种你死我活的战场。
即便选择离开,
你们也可以少一些伤害和怨恨,
多一些温情和美好。
共情对方,就是一种婚姻中的高情商。
就像在心理咨询中一样,
为什么来访者面对咨询师容易打开心扉,
容易得到治愈,很多情绪问题都能够解决?
甚至长时间的累积下来,
能够完成一个人格层面的蜕变和成长?
心理咨询究竟为来访者提供了什么?
其实,心理咨询里边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共情,就是接纳——你是怎么样一个人走进来,我就接受你是怎么样一个人。
当然在婚姻中这样肯定不容易,
也不能只是这样。
你某方面很糟糕,
我是不是就要完全去接受你这个糟糕呢?
不是。
既然婚姻是个关系,
肯定要去调整,
也会需要对方有所改变,
这很自然,
即——我们彼此之间需要去协商,我们可能需要互相妥协,
但是高情商的婚姻当中是先有理解,
再去协商,再去调整,再去妥协。
如果没有理解和共情,
不但不能解决两个人的分歧,
反而会累积很多的情绪。
我怨恨你如此的糟糕,
我责怪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我不喜欢你这种表达方式,
两个人上来就是情绪,
上来就是抱怨,
甚至是直接的憎恨,你来我往的报复,
那么两个人就没有办法进入到
调整、商量、妥协这个第二步。
无论是怎样的调整和商量,
它都得建立在一个平静的基础上,
我们带着情绪是没法解决问题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地
让自己在不一致的状态面前平静下来。
如果你总想着,
我早知今天就该找个和我三观一致的人,
或者你执着于,为什么他三观就是和我不一致呢?
那么估计你会被自责和责怪对方充满内心,难以平静。
但如果,你能够允许并且能够去理解不同,
能够尊重对方和你不一致的这个事实,
以及对方已经形成的自我本身,
在这一刻,你就能获得一些平静。
举个沟通的例子,就是——
虽然我不喜欢你的表达方式,但是我能够去理解为什么你的表达方式如此的糟糕。
这就是一个人对不一致的接纳。
再举个养育小孩的例子,
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总是非常的焦虑。
妻子到了冬天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
这一点丈夫很不赞同,
因为他觉得其实没必要给孩子穿那么多。
但是这位丈夫假如在不赞同的同时,
也能够去理解他的妻子为什么如此焦虑,
那就大不一样了。
“或许妻子本来就是一个焦虑的人,而这一点就是妻子的一个潜意识的动力,也许和她的父母、她的养育环境、甚至遗传基因有关。
她潜意识的这个部分,没有办法那么快地改变。
妻子是想防止孩子生病,因为她没有办法去承受孩子生病这个不确定的事情,以及这个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结果带给她的那种,她是个不完美妈妈的感觉。
这是她极度害怕,无力承担的部分,所以她焦虑得必须要给孩子穿很多衣服。”
这种观察分析的方式,
我们常常会在咨询里边涉及,
假如生活中没有咨询,
也许你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到
究竟在对方身上发生了什么,
导致他如此的让你觉得无法理解、不能同意、不能接受,导致他面对一个问题和你想的完全不同。
可是,即便生活中没有心理咨询,
有一个愿意去理解对方的不同,
一个愿意去允许对方和自己不同的态度,
却是平静自己内在的关键。
心态决定了你的情绪,
当然,也决定了你在关系中的体验,和幸福感。
心态决定一切,这句话很有道理。
即便面对着痛苦,心态也很重要。
很多婚姻,
其实是在磕磕碰碰当中,
找回了幸福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这种找回幸福的感觉的路径,
并不是两个人一开始就完全一致,
也不是过着过着彼此就能完全一致,
而是两个人应对这种不一致的挑战,
越来越多地能够去理解对方,
即使在不认同的情况下,
也能够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尊重和接纳。
不管关系最后走向何方,
理解和共情,都是一件在关系中很美的事情。
来源:爸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