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听IT公论的播客,其中很多内容会谈到苹果和Steve Jobs。对于其中一期的印象特别深,播主有讲到Jobs对于科技和人文的一些看法。大概意思是,Jobs觉得Apple生产的“科技”产品(电脑、手机)最终是要被用来填海的。但是Next公司时代“人文”相关的内容(电影等)是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的。
科技与人文
作为互联网孵化器,我们提供的所谓”科技“产品,其实就是每年的孵化投资项目。他们的产品形态可能是Web、App、硬件或游戏。与Jobs对于科技与人文的解释一样,孵化项目的产品一段时间之后肯定是会消亡的。那么从人文的角度考虑,他们能否可以影响未来人们生活、工作、思考问题的方式呢?即使只是一点点...
一些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完整的答案,可能也很难有完整的答案。只是这样一些问题一直在强迫我们反思自己每天工作的意义:
- 孵化器到底在做怎样的工作?
- 孵化器到底在服务哪些人群?
- 孵化器投资的网站、APP、硬件、游戏这类“科技”产品,是不是如Jobs所言,最终都将被拿去填海?
- 孵化器投入的时间和所做的工作,通过那些渠道或“科技”产品,最终到底能否影响(改善)到一些人的生活、工作、思考问题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