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背景
“知道这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们只是停留于浅表的学习,仅仅在理论层面,而不去实践和行动,将它们内化于心,学到的“知识”和“知识”之间又是脱节的,以我们现时的能力也无从将它们关联起来,更不懂得去深入思考学习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那么,对于你来说,你所知道的“道理”就只是一个信息,而不是真正的知识。
究竟怎么样的才是真正的知识呢?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二、本书的宗旨
本书作者成甲,呕心沥血三年,倾尽前半生所有智慧和才华,致力于教你解决“怎么学习”的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本身,用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步。
三、学习的方法
1、提升认知
著名作家史铁生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大过人与猪之间的区别。因为人和猪之间的区别可以量化,也是固定不变;而与人之间,会因种族、文化、性格、价值观的不同,产生巨大差异,但归根结底还是认知的不同。
比如,一个人失业了,消极的人会认为这是糟糕至极的灾难,为了避免失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会毫不停留地继续找下家;相反,积极的人会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导致了这个结果,未来在哪里可以改进,失业后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哪些推进因素,有哪些原来想做没做的事情正好可以趁机去完成,是不是可以思考一种十倍于工资的赚钱方式?
这其中体现的就是认知的不同,自然他们最终产生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2、掌握底层思维和方法
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威力更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的影响,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这就是临界知识。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法国的一位作家曾经说过:思维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是贫穷还是富有。
注重底层方法、坚持从底层思考,通过正确的训练,我们能够洞察一些规律;而通过对这些规律的应用,我们甚至能够预测与控制未来,进而创造惊人的结果!这样的习惯培养训练三年,我们就会比有十年工作技巧的人成长得都要快。
比如,我们去水果店买水果,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能买到既新鲜又好吃的水果,可是几乎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基于这一要求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通过层层拨开表象,最终能够发现,我们要求买到新鲜水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为了一家人的身体健康。
3、应用临界知识
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有价值的临界知识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通过找寻和总结那些更广泛、更普遍的基本规律,便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比如,人人都会老去,这就是一个基本的自然规律,面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们就可以提前计划,加大、加快规划和布局未来的养老机构及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水平,解决养老问题。
4、管理通用临界知识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界知识,当然,有一些临界知识是通用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如果我们能将不同领域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才能引爆你的“小宇宙”。
认真思考,不难发现一些通用的规律,比如: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便是变化。面对未来世界的快速发展,我们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顺应于时代的潮流。
四、对未来的愿景
我们都在为美好拼搏,都在努力提升超越自我,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跨越过去,也能找到前行的方向。互联网时代,赋予了一个人无限的可能,给予每一个人力量增强,价值释放的机会。
《好好学习》这本书,作者用他的热情、能量和智慧,希望能让更多的人重视知识管理,让更多的人在这个时代实现“个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