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良相张良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为留侯,谥号文成,颍川城父人。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说实话,刚开始买这本书,也是因为看了几本人物传记,觉得好看才决定继续买几本来看的,但是这本书真的让我忍不住想吐槽,明明主角是张良,但是后来就变成了刘邦,2/3的笔墨都是刘邦怎么当上皇帝,对于这些我也是醉了。不过前部分写张良写的还挺好,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记得第一次看到张良这个名字是在高一上期的鸿门宴中,那时并不把他放在心上。那是以前。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张良逃亡到一个小镇上。一天,他漫步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上的破鞋子丢到桥下,还对张良说:“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气,觉得老头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几下。可是他又看到老头年岁很大,便只好忍着气下桥给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这老头得寸进尺,竟然把脚一伸,吩咐说:“给我穿上!”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头将鞋子穿上了。
因为迟到了几次,被老人骂不尊重老人,张良惭愧不已。又过了5天,张良刚刚躺下睡了一会,还不到半夜,就摸黑赶到桥头,他不能再让老头生气了。过了一会儿,老头来了,见张良早已在桥头等候,他满脸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头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帮助君王治国平天下了。”说完,老头飘然而去,还没等张良会过神来,老头已没了踪影。
而这个老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黄石公。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张良是一个能宽容待人,至诚守信,做事勤勉,所以他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昨天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觉得像张良和谢安这类满腹经纶的人才,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在成名以后,都想退隐山林,不问世事。我觉得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如果风气好的话,谁不愿意在繁华的市井当中生活?但他们都却选择归隐,这就说明他们厌倦了世俗。而现在住在大城市的人,大多都会在周末或是放假,到农村来放松放松,这难道不就是古人和今人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