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过一部电影,剧情什么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住了一句台词,大致意思是,所谓江湖,不过是从一家酒馆到另一家酒馆,点同样的二斤牛肉,半斤酒。
当时不懂,江湖不是行侠仗义的地方吗?什么儿女情长,是非恩怨,到最后都得做个了断。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侠肝义胆。也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的坚韧。
现在觉得,江湖就在那,可能就是一家同福客栈,或者新龙门客栈,都有风情万种的掌柜,行色各异,络绎不绝的投宿客。有酒有肉,有刀也有汗臭味。可是故事是你的,报仇也好,寻父也好,增加阅历也好。你一旦带了你的某些情感进来了,那你就成了这江湖中的人了。
正如我们渴求旅行,想走遍这个世界的千山万水。可是总会有倦怠的时刻,也会在自我怀疑。我的这些一意孤行的决定是对的吗?
就像花了半天时间逛了一大圈的西湖,会一脸茫然。这和我们常去的公园有什么区别?那纯真至美的爱情真的曾发生在这里?
我去过很多地方的古镇,乌镇、周庄、新市、朱家角、七宝、南翔……直到后来经常混淆,便无法排名一二,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刻意得太有意,还是历史就是活得很笼统。
行船、老街、石阶、流水、人家……当然还有很现代的商埠小贩,以及络绎不绝的外来人。原本的故事也会因为手耳相传变得离经叛道起来,更有甚者为了哗众取宠的无中生有出好些个故事。所以至今未曾敢再次去乌镇,也许记忆里的一尘不变总归是好的。
白天被迫去了浦东,有了些些感触。
那些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不期而遇的地方,
說好來日方長的,
最後也成了記憶裡的風景。
不算特別,也無法忘記。
我总认为人生还很长,还有好多个明天在等待着。最后,病了,痛了,离开了,才知道追悔莫及的是昨天未曾践行的诺言。
相遇自是有缘,不管是人还是物。
以前我总是用谦卑的心态来迎接每一天的际遇。但后来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人也变得木讷了起来。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无法自拔的心绪中,每一次的开始都会变得冷静,甚至是冷漠。再观望,试探,那么小心翼翼。
原本打算回来的路上去陆家嘴拍拍上海最不可一世又盛气凛然的夜景,后来发现自己实在太累就作罢。差不多一年就来一次浦东,也差不多只在上海逛个三两次,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的人间烟火。回头离开了却又过份想念,过份抱憾。
正如多年前在北京,一天天的只知道去天安门,前门,王府井,西单那一代溜达。可曾想过,这些都是外来的游客最爱逛的地方,而那些精致的巷弄,好吃的美食我都无暇顾及,到今天却发现我错过了整个宇宙。也可以说我的这种状态是自己自始至终把自己排除了,只是在槛外探个头而已。
听过北京当地的小哥问我长城好不好玩,长得什么样?
当时的我目瞪口呆,你好歹也在皇城脚下过了小半辈子了,长城都没去过?
也许是他们心里有,不需要外在的炫耀。也许是他们不急于去看,反正它永远都不会背弃大北京。也许是他们压根不在乎,把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过,每个城市都有北京路,每个城市都有中山公园,城隍庙,鼓楼,新街口……
就像我第一次去南京,在地铁站看到新街口就一下子震惊了。想一探究竟,和北京的到底有什么区别?
回来的时候还特意逛了会儿,和朋友一起吃了个饭。当时的味道,以及服务员的态度让我从那一秒开始更加爱上了南京。
政府总是做着表面上的形象工程来欢迎五湖四海的人,可曾知道,除了这些外在的表象,只需要属于这座城里的人给外来的人一个简单的微笑,出租车司机能在雨天减慢速度不溅起地上的积水,医院排队挂号不要分外来人本地人……
我知道这个很难,但我收获过得玫瑰,我会将余香散播出去。
好像是对北京某些缺失情感的弥补。偶尔也计划着什么时候能再回去一趟,把那些年错过的景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再看一遍。
君问归期未有期。
今天突然悟到,旅行的意义真的不是风景的优劣决定的,其一是陪着你的人。其二是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能陪着你的人可以很多,但能和你一起歇斯底里,无法无天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的。朋友有朋友的职责,爱人有爱人的义务,闺蜜有闺蜜的秘密。所以能作为旅行的伴,要求很高,要兼顾各种角色,陪吃陪喝陪聊陪拍照陪逛街……
而过程总是容易被人忽略,能坐动车的就不要选飞机了,能坐快客的就不要选动车了,能乘地铁的就不要打的了,能步行的就不要骑摩拜了。
旅行是要放慢自己,放空出发前一天自己的焦虑或聒噪。
试着与邻座说说话吧!帮单身的人拍张全身照吧!问问当地的老爷爷哪里比较有趣吧!找一家小资的咖啡店写一张明信片给N年后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