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读书很认真,画金句勾重点,可是一本书读完了之后,你问他学到了什么,他想半天,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
用这样的方法读书,读多了,没学到什么东西,不仅没有增长见识,反而会让自己丧失能量,没有自信,甚至会渐渐丧失对阅读的乐趣。
问题就在于方法错了。
如果你读一本书,遇到好的句子、让你感触的段落,你用笔把它勾勾圈圈画下来,然后再接着往下读,遇到有感触的句子,再把它画出来。一本书读完了之后,你再翻回头看,你勾画的句子,还是停留在书上,没有变成你自己的。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
当你读到让你有感触的句子之后,除了勾画之外,一定要停下来,停下来,去思考,去感悟,仔细想一想,让你受到触动的到底是什么?再想一想这些让你触动的,如何运用到你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去?你是否能够形成具体的举措?
如果你今天听到有人给你讲,读书遇到有感触的句子,除了勾画之外,一定要停下来思考。如果这句话让你有所感触,那么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后自己在看书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比如说以后你看到一个让你有感触,令人深思的句子,你就立即把书本合上,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好好思考,应该如何运用,想个一二三,落实到生活里头去。
如此,你读的书才会让你有长进,你读的书才会让你变成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