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教育公平,是否痴人说梦?

教育公平会实现吗?

1.

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观点必然会具有其局限性与主观偏见,这是无法避免的。

一个疑问的产生,不是因为自己知之甚多,相反,是因为明明知之甚少却自以为知之甚多。

鄙人浅见,人对于知识的渴求,不仅要摆脱认知枷锁的束缚,还要敢于去做一个突破牢笼的英雄。

说起牢笼,我便想到了一个词——教育公平

以及与此相关的另一个词——素质教育

先来看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

我上学的那会儿,“素质教育”这个词儿特别流行,但这并不代表学校就会真得实行素质教育。我的主观感受是——从小学到高中,一切都没什么变化,该考试就考试,该上课就上课,音乐、体育、美术还是会被老师以各种理由侵蚀。

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美国的孩子,因为我能接触到的信息都在暗示我——美国在搞“素质教育”,孩子们都在快乐中成长,在愉悦中学习。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能去国外读书是一种遗憾。甚至天真地认为如果我可以在美国读书,接受素质教育,我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

现在看来,真是图样图森破。

(英文too young,too simple的谐音;翻译:太年轻,太天真。)

转眼间,高考离开我的视线已经6年之久了。

现在回头看,美国的教育真的就比中国高考要更加好、更公平吗?


2.

教育在一个国家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先说我们自己,最初的人才选拔形式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举荐、考试、纳资等多种方式,不同渠道间可以交互。魏晋时期出现“九品中正制”,隋唐出现科举。科举制度延续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被停废。1977年,高考恢复。

从乡举里选到后来的科举,再到高考,这些选拔形式扮演的角色,都一样吗?

不一样。

所谓乡举里选,就是由上层挑选与下层举荐相结合,将“孝”、“廉”等作为选择标准,这样的方式极具地方情感色彩。可是选出来的人是要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为乡里做事的。于是后来虽然名头上科举还是乡试、会试,但选择标准已经从道德优劣变成文辞好坏了。

秦晖教授在《乡选科举》中提到:

科举只为控制聪明人

八股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字游戏,与智力有极大的关系。目的就是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简单说就是让聪明人都跑去“埋头十年寒窗苦”地研究文字。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当聪明人都被控制住了,也就没人想着造反了。就算要造反,笨蛋也相对容易对付些。

再说回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百废待兴。除去一部分有超强自学能力的大牛,大部分人都还只能接受到填鸭式教学。有人说这种机械式的教育残害了一代人,甚至荼毒至今。以至于五六十岁的人大字不识,却背得出26个字母。

对于这一观点,我却不是很认同。

以我自己的家庭举例:

我妈妈这一边都是高中往上的学历,而我爸爸这一边最高的也只是技校毕业。

除去经济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家老人的教育观。小的时候,姥姥总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啊!上大校!你能读到哪儿家里就共到哪儿,读不下去了就找点儿事情捯饬一下。”而我爷爷这边对教育却不甚上心。

最简单的栗子,几年前我申请去美国读交换生的时候,家里持两种观点。

一种是来自我妈妈这边的亲戚:

去吧!孩子能出去见见世面是好事!没钱就跟我们说。

另一种是来自我爸爸这边的亲戚:

去什么去啊!交换生都是去玩的!哎呦!你家真有钱!借我点儿呗。

好在,我爸最后还是顶住亲戚们的施压,让我出国了。

同一件事,不同的认知层面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认知,除了家庭环境影响之外,就只有教育了。

我认为,成功的教育应当是在基础知识之外附带的认知提升,

师说》有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受业,指的就是一项基本技能。解惑,则是解答人生迷惑,提升认知。

但是如果没有基本的技能傍身,只以解惑论高下,就会造成眼高手低的纸上谈兵。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因而,我觉得基础的填鸭式教育是有必要的,至少在孩子的认知层次没达到一定辨别水准前是最有效的。


3.

再说美国,美国是有着阶级之分的,反应在地域上就是贫民区与富人区。他们的距离可能只隔着一条马路。但是他们在教育资源、安全设施等方面却是截然不同的。

举个栗子:

富人区晚上即便是没有路灯也会很安全。一方面安保设施完善,别人进不来;另一方面大家素质都比较高,一般也不会犯什么事儿。穷人区就不一样了,即便是灯火通明,也还是很危险,因为治安差嘛。

说回教育资源,美国的公立学校是靠社区纳税供养的。富人区房产税高,学校资金就充足。可是在贫民区,学校收不到钱,就没有资金去办教育。这直接就导致培养下一代的教育资源产生巨大差异。

问题是,还没地方说理去。

除此之外,在罗辑思维《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一期中提到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民族主体,WASP——白人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新教徒。他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精英、主流阶级,自然会认为哈佛、耶鲁等高层次教育资源应当以他们的下一代为主。于是就在最初设立了门槛——考希腊语和拉丁文,以此分离其他种族。后来因为竞争力不够大,导致自己孩子失去竞争意识,他们又产生了危机感,取消这两门考试。之后面对大批外来族群,他们又不高兴了,便设置了社交、体育、艺术等一些列限制来保证自己群族的入学率。二战之后,美苏争霸,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美国再次敞开门槛——只要成绩好,哈佛耶鲁任你上。当这个阶段过去之后,又回到了最初的保守状态,开始强调素质教育。

其实,这样的素质教育也不过是在筛选而已,因为所谓的特长是固定选项——击剑、花样滑冰、高尔夫球等贵族运动

简单说就是你得用钱砸,普通人谁受得了?

当然也有别的出路,比如你家亲戚是常春藤盟校的校友、或是能够大数量地捐款。

一般人又做得到吗?

这么说来,你是愿意选择只要分数足够就能考取重点大学的中国应试教育,还是铜墙铁壁般的美国素质教育?


4.

我们再来说说身边的例子吧。

上半年我在县城做英语培训。虽然是小地方,撇开孩子的水平不论,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态度都还是极好的。只要孩子能有成绩,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的教育,他们就会尽力支持。

这一点我很是欣慰。

当然啦,不同的地域差异自然会有不同的教育资源配置。

做交换生的时候,我在奥兰多机场就碰到了一帮中国孩子,他们有初中的,也有高中的。都是来美国交换学习的,当时我特别有感触,觉得人跟人还真就不一样。

你能接触到的高度,决定了你能够达到的层次。

有个孩子曾这样跟我说:

老师,我觉得公平就是在本身就不公平的洼地里建立一个暂时的平台,给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起点。所谓平等是人对自己的心理安慰,因为人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不平等了。只不过任何不平等都不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很有道理对不对?只要你努力学习,考上好学校,接触更高的平台,你就能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相比之下,落到社会底层的美国穷人就不一样了。

在美国,想摆脱贫困看似非常简单,只要做到三样就足够了:

一、结婚之后再生孩子

二、高中毕业

三、有一个全职工作

可是对美国穷人来说,却难如登天。

举个栗子:

一个女孩儿十六岁就生了孩子,男的跑了。孩子生存在单亲家庭,而母亲又要维持生计。那么孩子收到的关注和教育自然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就是一个死循环。

这样家庭的孩子,认知必然会被锁死,永无出头之日。

美国穷人的孩子经常会忘记上学,因为根本不当事儿。

他们的社区文化决定了他们注定如此,黑人聚在一起,互相还觉得就这样挺好,吸个毒、喝个酒、赌个博什么的。以至于认知再次被锁死。

紧接着,这样的人社会认知必然不会达到一个全职工作的状态,最后就被牢牢地锁在社会的底层。

如此循环。

有一部电影——《卡特教练》

讲述了一个黑人篮球教练,他不惜一切代价去改变黑人高中生的学习观念。就算是被威胁、被撤职,也要做下去!

这些孩子有的混迹于街头,整天聚会、喝酒、赌博;有的贩卖毒品,一言不合就拔枪;还有的早早就有了孩子,自己却难以供养。

幸运的是,电影里的孩子最终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但这样的结局终归只存在于电影里

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束缚他们的枷锁来自于父母、亲朋、社群。最终形成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难以脱离。

这样的美国教育,又公平吗?


5.

其实一直以来,我所羡慕的应该只是美国中层的素质教育。

说的直白些,就是培养工艺品,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可是对于底层来说,传统的应试教育反而是最适合的。

因为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搭上一条路。

如果可能的话,还会让他们脱离原来的环境,麻雀变凤凰。

在中国,很多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根本难以维持,家庭观念也早已被有限的认知锁死。这样的情况,跟美国底层不也是一样的吗?

一样,也不一样,因为只要能考出成绩来,就还有希望。

可是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也还是有很多心怀叵测的人,他们打着支援教育的旗号做着各种令人不齿的勾当。想了解的可以去搜一下“百色助学网—王杰”。

2017高考改革,无形中把英语从高中的负担转移到初中,这对于从小就接受英语教育的发达地区来说似乎没什么影响,可能还更合理。但是对于一些原本英语早教就不成熟的地区来说,这个哑巴亏就吃大了。再加上一些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竞争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随着私营教育的发展,国内中上层能获得比以往更多的教育资源。很难说中国未来的教育环境会向着怎样的情况发展,但我还是怀着满满的希望期待着。至少,别成为美国那个样子就好。

我们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是综合自己的选择与外界环境的结果。

对此,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选择,区别在于:

你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做命运的小白鼠,

也可以选择脱颖而出,迎接命运的挑战。

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究竟哪个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至于教育公平是否会实现,谁知道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周末了,终于可以睡个懒觉。而我是那个工作日睡不醒,周末跟打了鸡血似的可以晚上特精神,第二天早晨即使...
    迎庆心烘焙阅读 375评论 3 1
  • 有时候觉得暗恋真的好累,你整天缠着他,总是找机会与他有交集,没有机会创造机会,可是你却从不让他知道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浮沉疯阅读 197评论 0 0
  • 学会接受,接受自己一天中负面的情绪,不要逃避也不要害怕这些情绪,更不要责怪自己。我们应该做的是允许自己感到低落,悲...
    陆湘儿阅读 433评论 0 1
  • 窗外的夜,很静 今天搬家了 有点说不出的感觉 一个人的生活真正开始了 应该更加坚强和独立 很久没有一个人了 有点伤...
    祝裟裟阅读 199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