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医生是你自己

医生可以帮你解决一时的病痛,

却不可能陪伴你一生。

自己的健康是要靠自己去经营,

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

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才能让生命更安全、更有质量。

其实,在生活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预防疾病的最好疫苗。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病了看医生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平时还是要靠自己来把控,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非常必要。所谓“知识就是力量”,正确的养生知识不仅是力量,还是男人的健身丸、女人的美容霜、孩子的聪明药、老人的长寿丹。

2.最好的养生在家里

人是一台有智慧和灵性的机器,一台机器要想长久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经常保养各个部件。那么人的心、肝、脾、肺、肾、脑、血管等各个器官也需要经常维护、保养──这就是预防,而预防就在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中。

例如:每天保证12种食物,每周保证25种,保证按时吃饭,不饱一顿饿一顿。不熬夜,成年人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一觉睡起来神清气爽能不健康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养生先养心,保持心情的平和,也是很多“国医大师”养生经中必定会提到的一点。这也许很难做到,但至少是在脑子里有这根弦,能时刻提醒自己也是好的。

“百病生于气”,很多疾病就是爱找生气、愁虑的人。据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压力有关。生气就仿佛是场身体的地震,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都会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冲击跟地震一样,来得很快,但修复却很困难。

4.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百练不如一走”,走路是人类最自然的运动。多项研究明确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走路能减少心血管发病率。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走路有助于降糖。快步走是有降糖作用的“散步药丸”,当人体的血糖升高时,需要依靠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骨骼肌功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

 走路有助于健骨。研究表明,如步行、跑步等承重运动比游泳这种非承重运动骨骼钙的沉积率高。建议除了多喝牛奶外,走路是个经济方便的保钙运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