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本质就是极致的重复,可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要重复什么?
空手道的练习者可以重复自己挥拳的动作,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重复自己的管理守则——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开会,安排工作以及验收关键成果。而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也都有自己特定的技能可以重复练习。
这些都是在磨炼技能的时候显而易见的事。
我们说,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是从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开始的。也就是使用归纳、演绎、辩证等思维规律,去认知客观世界,把事物从未知转化成已知,并从已知来推导出更多未知的能力。
那么,有没有一种重复,是只要我们每天练习,就可以增加我们其他活动表现的?
如同通过练习自己的肌肉,来提升每一种需要运用肌肉的运动表现,通过练习思维规律,提升自己在认知事物,解决问题时的表现。
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过这种重复的对象有些违背人性——当然,大部分对一个人身心有益的事总是违背人性——就是重复「枯燥」。
枯燥是任何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它意味着我们认为这项技能、这个事物已经没什么新鲜的东西了——我们的头脑总是格外渴望新信息的输入。因为新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出于这种渴望,我们就会认为当下正在从事的任务索然无味。
真实情况当然不是那个样子的。
任何一种能力拼到最后,都是对于细节的精益求精。但大部分人往往只满足于对于轮廓的描摹。
这就像我们阅读一本好书,读第一遍的时候以为自己懂了。第二遍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第三遍又有新感悟。
原因并不在于书的内容改变了,而是理解总是建立在之前的理解之上。攀登一个阶梯总是建立在我们与已经登上之前阶梯的基础之上。
第一遍是第二遍理解的基础,
第二遍是第三遍理解的基础,仅此而已。
除非我们能够忍受这种枯燥,否则我们很难去读第二遍、第三遍。我们磨炼一种技能,也很难让自己总是一遍遍重复一种动作。
幸好,练习「枯燥」的机会并不稀缺。它俯仰即是。
严格意义上来说,枯燥是一种感受,一种当你在执行当前任务的时候,渴望体验其他事物的冲动。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你专注工作的时候,想要打开一会儿社交网站。
试着让自己每天都克制一次,或者多次这种冲动。每次成功的时候都记录下来,直到习惯成自然,你就会提高自己完成任何工作、学习任何技能的表现。
人们对于技能的掌握,总是离不开神经回路的塑造。
例如一再重复特定的动作或念头,使得头脑所对应的神经回路强于其他神经路径,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习惯养成。
重复运用同一条神经传导路径,到了熟极而流的地步时,只需要一点点能量或注意力,就能引发这一传导路径。
这意味着无论好习惯也好,坏习惯也罢,都会因为「低能耗」,而成为我们的默认反应。因为节能是大脑的天然倾向。
如果不曾刻意练习应对枯燥,那么在这个不断涌现出新鲜事物的世界,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培养出任何核心竞争力。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阅读的人,一种是不阅读的人。但真实情况很可能只是在于,阅读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最关键的收获,还不在于得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忍受了多少枯燥。否则阅读爽文也可以称之为阅读了。可我们都知道那对人生无益。
因此,试着刻意练习枯燥吧。一个人享受快乐的时光,总是和他习惯枯燥的能力成正比。
这一点千真万确,最最重要的确实是当下这个时代,一个人拿成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