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读书可以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那写作呢?我在追求什么?很久都没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我觉得名利这种东西根本谈不上,因为我从没投过一篇稿子,也没作文拿过满分。不努力也没什么才华。
我们这代人大多都在学校里度过十七八年,这十几载读过的书,估计也有几人的身高;写过的字,算上卷子和习题也该等身了。我三年级开始写日记,写了三五年,改写随笔,仍然维持在一周两篇的频率,也写了三五年。上大学后,很少动笔了,四年写了大概几十篇,倒是书比我初中高中读的要多。
我读书一般随着自己的性子,很少看推荐的书单。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参考别人的意见。至今还保持到实体书店的习惯,纵然绝大部分书还是通过网上来买。我喜欢那种被书包围的感觉,因为总会在某个刹那,你会找到那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你当年怀着由衷的喜爱踏进书店的心情。我一度沉迷于这种感觉胜过在书店找到一本好书的喜悦。
“书非借不能读”,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是买来的书和躺在kindle里的电子书一样,阅读它们总觉得需要一个仪式。或许是等一个下雨天,或许是某个失眠的夜晚。抽出大片的时间读书就和在晚上九点钟睡觉一样,对于年轻人而言,是莫大的浪费。“生时何必‘早’睡,死后自会长眠”,这是年轻人的信仰。
读书是一件孤独的事情,这源于读书必须自己完成,书读完了,心中总会产生一些想法,称之为共鸣,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书称不上好书。当然产生不了共鸣的书,读者也不会读下去。这不是绕口令。总之,书读完了,想要找个知己倾诉一下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但是大多数时候,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是没办法来谈”高雅艺术“的,只适合生活。不亲近的朋友就更难打扰,所谓的“知己”“书友”往往只是一时的,无论曾经多么契合,彻夜长谈,也抵挡不了时间的冲刷。也许,对方的qq头像还亮着,但是你不知道对方是否还记得自己。所以,很多人会参加读书会,一群人读同一本书;参加线上的读书小组,和某人或某些人一起读一本书。总之,为了解决“不说话会死”的倾诉欲,这种事是有必要的。
更多的人则是选择写下来。这是个好习惯,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写下来的东西不会丢,脑子里的感觉倏忽就没了。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和别人聊对方读过的书时,总觉得对不上。
很长时间,我都认为,读书产生的倾诉欲望,导致了写作。写作本就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当然,除了读书,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情感,也许和读书一样无人倾诉,或是自己不愿让外人知晓,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这一度是我写作的缘由。对于许多靠写字吃饭的人,可能还有名利的诉求。
可是,写作是一种习惯,甚至让人上瘾。
这很难用倾诉欲一言概之。我开始怀疑之前的答案。怀疑和否定自己,是让人痛苦。因为你否定既有的选项答案,你就陷入了必须重新找到答案的境地,你会经历迷茫,这迷茫会让你觉得没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人性中的本能追求,仅次于生理需求。所以你一边痛苦,一边还要找寻答案。许多艺术家作家都是"疯子",这和他们不断否定又寻找自我,不无关系。
直到最近,我觉得我又重新找到了答案。或者说,是补充答案。填补了我之前答案的漏洞。写作会促使我读书,促使我找到自己的盲点,从而清除盲点,而清除盲点会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原来,读书和写作互为因果。
找到这个答案,是源于我尝试抛开读书抛开灵感去写作,这样子其实是极其不愿意的,因为我不知道写什么。我胡乱写了十几篇文章的开头,然后就搁在那儿,我想总有一个灵感会来。实际上,在这种困境下,确实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产生,可是这些想法都是短瞬的,很快又会面临写不下去的困境。这时候,我就需要把这灵感延续下去,而要完成这件事,就需要读书,需要查资料,需要去了解许多我之前不知道的事情。
于是,写作促使我读书,促使我放弃在晚上九点钟的夜生活,去查找求证一个人名背后牵扯出的几万字的故事。但是这过程却是很享受的,会带来等同于生理上的快感。这就是写作所带来的。
阴阳相生相克,万物道法自然,因果循环。读书和写作也是如此,总觉得这其中的道理,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