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有一个传统——正月不能剃头。但不能剃头的原因却让人啼笑皆非,因为人们认为:正月剃头死舅舅。
看起来非常可笑的一个原因。可是在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很多人会忍不住掉眼泪。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事儿我们还得从清军入关说起。
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满清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为了实现“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清朝统治者决定在全国推行一种清朝特有的发式——金钱鼠尾(辫)。
这种发式要求:将四周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的头发,其形状一如金钱,而中心部分的头发,则被结辫下垂,形如鼠尾,通过穿过铜钱即方孔圆钱的方孔检验,才算合格,故名为金钱鼠尾(辫)。
但在推行金钱鼠尾(辫)时受到了强大的阻力,于是多尔衮下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后来,多尔衮的这句话被百姓们总结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面对赤裸裸的威胁,很多江南士子群起反抗剃头,最终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江阴八十一日”事件。
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奋起反抗。
面对24万清军的大举进攻,17万江阴士民拒不投降。在坚持了81天之后,江阴城破,惨遭屠城,江阴遗民仅53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但是“江阴八十一日”事件和其他地方因剃发爆发的小规模抵抗事件并没能阻止清军推行剃发令,大部分人被迫接受了剃发令。但是,在正月,老百姓会以“思旧”(怀念故人)的理由拒绝剃头。为了不引发更强烈的反抗,清军最后对此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然而,这件事的影响却不止于此。后来“思旧”因为谐音被传成了“死舅”。而“死舅”又倒回去,反成了正月不剃头的一个理由。民国时的《掖县志》卷二《风俗》里便有这么一段记载:
“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由此可见,“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反映的恰恰是一种忠贞和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