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
我们总是幻想毕业就好了,找到工作就好了,结婚就好了,怎么怎么样就好了,但是彼岸之后还有烦恼,还有彼岸。
所谓铁饭碗保你一直有工作的隐形承诺是否还存在,是值得怀疑的。相信这个隐形承诺从某种程度上是放弃了很大的选择权的。
很多人认为:向前一步求增长风险太大了,那就退后一步求安稳,但事实上,上岸以后也会有上岸的烦恼。如果你发现了比安稳更重要的价值呢?
前台北市长说现在的tw年轻人是四不一没有的状态: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不工作,没有希望。
以前我们常说的三句话:爱拼才会赢;努力就会有回报;勤劳致富。这三句话隐藏两点:增长和确定性。现在是另外三句话:赌性更坚强;选择大于努力(选择背后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核心逻辑是:分化和不确定性。
很多产业周期都只有7-12年甚至更短。
现在网上的主流叙事是:年轻人都厌恶公司的压榨,付出的每一份辛劳都希望得到应有的回报,很难前期多付出换取受教育的机会,总担心自己被公司算计。
当经济上行的时候,杠杆放足,去冒险,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很多人退一步求安稳。两条路有可能都是错的。但是到底对的还是错的,没有人知道。
永远让自己有得选很重要。
绝大多数人犯错不是推论错,而是假设错,被假设困住了。
在学生时期甚至大学时期,家长 学校和社会都给你扫清所有障碍,让你只要安心学习就好,不会告诉你社会的现实,告诉你听话就好了。
一个人选择做什么工作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修行,去完善自己去滋养自己,去寻找你的道,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断塑造和打磨你的人格。你在这过程中的与人交流,去寻找反馈,去寻求改变社会和自身命运的契机。
你的工作是否还在持续滋养你,让今天的你成为比昨天更好的人。
给大学生的建议:要勇敢,不断试错疯狂试错,寻求所有的可能性,去做三年五年后对你来说很奢侈的事情,多跟这个世界发生连接,了解它的本来面貌。
现在大环境不好,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周期,过些年这个风向一定会有变化,你现在有没有为五年后十年后的你做好准备。
在我们人生大多数时候,选错了远没有放弃去选择去追求更可怕。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