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下午,伴着绵绵小雨,我阅读了读书小组的本月读书作业——《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创作的一部小说,作者以主人公阿米尔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自私与悔恨,懦弱与勇敢。
小说从一开始,以主人公阿米尔的角度以回忆的方式讲出了自己内心的悔恨,以及造成这种悔恨情绪的事情发生的年代、时间、年龄及事情发生的地点。
接着,作者又以阿米尔接到故乡旧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的电话,以及在公园看到空中的风筝,而引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对爸爸及其仆人、朋友的惦念与缅怀。
而最让他无法放下和无法释怀的是对儿时的伙伴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哈桑的愧疚与悔恨。
读到哈桑说的这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忠诚与热爱呢!
接着,作者以回忆的方式娓娓道来他与哈桑的过往,叙述哈桑是如何与他朝夕相伴,在他不快乐颓废时给予他鼓励和赞赏,以及在面对危险时舍身保护阿米尔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虽然不识字,兔唇,却勇敢、正直、忠诚、善良的哈桑是如何践行他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作者先写的第一件事是阿米尔与哈桑儿时爬树,顽皮的坐在树上用镜子反光照进邻居家,阿米尔还怂恿哈桑用弹弓将胡桃射向邻家那独眼的德国牧羊犬。在事情败落后从不告发出主意的是阿米尔。
接着作者介绍了哈桑父子仆人的身世,住处的简陋以及放荡离家与人私奔的母亲,以及周围人对哈桑父子的歧视与不公。给阿里起外号“巴巴鲁”和“塌鼻子”
在这里,也侧面反应了阿米尔深在骨子里的血统论与阶级观念,他对哈桑与哈桑对他的感情是不同的。
阿米尔与哈桑的矛盾来自于他对爸爸的崇拜与在乎。他的父亲是一位身材高大正直勇敢的强者,他不喜欢阿米尔的文气,欣赏哈桑的运动力。这让很想得到父亲欣赏夸赞的阿米尔很嫉妒。八岁时,他开始说谎,尽量不让哈桑与爸爸接触太多。
阿米尔在一次与父亲的深谈中,了解父亲最痛恨盗窃行为,当时阿米尔的心理活动是“我发现爸爸痛击窃贼这个主意让我既兴奋又害怕”。
后来,他也是用陷害哈桑盗窃的方法逼走了哈桑与阿里。
阿米尔听到父亲与好友拉辛汗说自己的身上缺了一些东西,那时的阿米尔并不懂父亲说的是什么,还把不满发泄到哈桑身上。成年后的他才知道,那个东西叫诚实与勇气。
哈桑是阿米尔十二岁之前的玩伴,而十二岁之后的阿米尔,开始捉弄不识字的哈桑。哈桑虽然不识字,却爱听阿米尔讲的故事。
阿米尔在他的赞美中写出了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哈桑听了他的小说后,更是给他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我的天呀,阿米尔少爷,太棒了!”
“阿拉保佑,你肯定会成为伟大的作家。”
“全世界的人都读你的故事。”
“你会很伟大,很出名。”
阿米尔也在哈桑的质疑中学到了写作的目标之一:讽刺。写作的陷阱之一:情节破绽。
随着阿富汗的历史变迁政权的交替,阿米尔与哈桑的友情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地考验。
阿米尔和哈桑去爬他们的树,途中遇见阿塞夫和他的两个狐朋狗友,哈桑在他们侮辱自己时保持沉默,在要欺负阿米尔时,即使害怕,也勇敢地拿起弹弓,威胁对面的三个比他们高大的少年。从而,与他们结下了宿怨。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报复,要抢下哈桑给阿米尔追回的获奖风筝时,哈桑再一次地选择了对阿米尔的忠诚,宁可受辱,也未放弃代表阿米尔荣耀的风筝。
而当事人阿米尔却因为害怕与懦弱,躲在不远的地方,亲眼目睹了哈桑的受辱,没能出去帮他,甚至还选择了说谎掩饰。
这件事对哈桑的打击很大,很长时间躲着大家。
而阿米尔内心也饱尝悔恨与谴责,他无法面对受辱的哈桑,尽量避着哈桑。
善良忠诚的哈桑面对磨难很快自愈,从没怨恨阿米尔,还试图修复与阿米尔的关系。
自私胆怯的阿米尔没有勇敢地向哈桑承认错误,而是选择了陷害哈桑偷窃的行为,使阿里与哈桑伤心离去。不久,阿米尔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多年后,父亲的合作伙伴也是他的朋友拉辛汗想见他一面。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
当他从拉辛汗那里知道哈桑为了保护父亲的家园被杀死,用生命践行了“为你,千千万万遍”,他的愧疚更加加重。
这时,拉辛汗又告诉他一个惊天秘密——哈桑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死后留下了儿子索拉博。
这一次,阿米尔为了赎罪,也为了父亲和哈桑,冒着生命危险,历经生死,将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感战争的残忍和可怕。也觉得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常。
从故事中的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间的友谊,让我看到了忠诚与背叛、勇敢与懦弱、善良与恶毒的交织。
阿米尔,作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他在童年时期对哈桑的背叛让他背负了一生的愧疚。
而哈桑,尽管遭受了极大的不公,却始终忠诚地对待阿米尔。这种真挚的友谊让人感动,也让人反思自己在面对友情时,是否也能如此坚定和真诚。
阿米尔后来的勇敢与醒悟也反映了人性中的善与勇敢。他用实际行动,终于救赎了自己。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与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