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晴
最近,累计种种情况,发现孩子没有主见。而且,随着和孩子的交谈,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反映出了这一点。
原先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穿衣服,买什么,吃什么,周末去哪玩都是按着她的意愿来得呀!怎么没养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反倒是越来越娇纵了呢?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她说一不二,在外面,只会听别人的?
很久之前,我听一然妈妈说,优优听一然的。去游泳的路上,发现优优一句话都不说,只听同学的。上弹琴课时,优优没有按老师教的弹,她就赶快辩解到,我妈妈教我的。我去乐乐家叫优优回家,优优不给我开门,她事后辩解到乐乐不让她开的。数学作业有错题,她辩解到同桌告她这么写的。。。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我发现事情远远比我想的严重。孩子很多事情都表现得没有主见,总是被别人的思想所牵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她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而且也不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依赖于别人,她害怕担责任。跟着别人走,反正错了也是别人让我错的,跟我没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孩子的这种状态?这个问题我不断地寻找答案,反思自己的性格,言行,我觉得天生的性格只占很小一部分,最重要的还是家庭环境吧。我,作为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忆起来,我总是以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把她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我非常后悔那段时间。整天晚上逼着她学习的那段日子,把孩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磨灭了。那时孩子是很听话的。我不该那么使劲给她灌东西。
另一方面,我深受母亲的影响,说话做事很专断,不会转个弯,引导孩子。虽然我已经比我的母亲好太多,但是还是时不时受其影响。确切地说,是受小时候被折磨的影响。这两年来,我将母亲对我的、我特别厌恶的,后来我深受其害的行为方式又不自觉地运用到了我的女儿身上。
我就是被这种刻板思维造出来的受害者,最大的坏处就是很多事情明明知道不对。就是没有勇气走出自己的那一步。出了问题,只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只有抱怨别人,不敢当领头人。
我大学毕业签约了一个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我只会一味地指责我的男友,而不想想自己的责任。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我不能再让这种情况出现在我的孩子身上。我要我的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想法并敢于表达的人。没有主见的人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信,没有主见的人也不能及时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在懊恼和推卸责任中度过,这是一种“长不大”的心理。总要依靠着别人。
对策:1.改变自己的控制心理。我的母亲外表柔弱,但实际在家是一个控制心极强,而且表现生硬的一个人。我上大学未离开家时,她对我的一言一行有着刻板的控制。不许我开“她认为过”的玩笑,不许我说“讨厌”之类的词。她把我打造成了一个乖乖女,而我也确实如此,从学校到工作,从不敢对一个人说不,任何人都可以把工作推给我,而我不懂得拒绝。因为我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拒绝二字。只有服从。现在这种生硬、刻板的控制欲又在我身上复现了。小时候我的日记里都写着如何爱妈妈,妈妈为我牺牲了很多,长大后的我才清晰地发现,正是在这种爱的名义下,我被残酷地磨去了自己的思想。
2.改变自己的控制语气,不要命令孩子做什么。委婉地提建议,要让孩子自己想要那么做,自己认为那么做,而不是迫于家长的淫威被逼无奈那么做。这点很重要。之前女儿哭着说,“你就认为自己是家里的大王”,我还没有觉醒。现在突然幡然醒悟,我真是把自己当大王了。孩子,老公都必须对我言听计从!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下得多么压抑!孩子又用了多少的能量来和我对抗!
弱小的孩子怎能和我对抗,在强势的我面前她只能服从,于是聪明如她,她学会了服从,学会了躲避责任,同时也收获了一个没主见的自己。
3.给孩子自由的时间。让她来决定自己想干的事情。现在的情况是,我给孩子留时间时,她就会很无聊地茫然地问我们:“我干点啥呀?”真有时间了,孩子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就像《肖申克的救赎》,在牢笼里关的太长时间的人,再次重获自由后,反而变得不知所措起来。甚至还想再逃回牢笼,不是牢笼里有多好,而是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支配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安排时间,决定读什么书,给孩子自己独自玩的时间,发呆,自言自语玩玩具,公主游戏,都不要打扰。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希望现在悔改还来得及。我愿尽我一切努力让孩子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我愿改变我自己,让自己和孩子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