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了时间的体验。人们对于时间的体验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时间线内,另一种是时间线外。有的人沉浸在时间里,他们对时间不在意,喜欢随意的变化;有的人则对时间很敏感,他们喜欢管理时间。
我们在上一期的内容中,提到了一个小游戏,你还记得吗?我们回忆和想象出一些画面,通过这些画面你的位置来判断你是时间线内或者时间线外的模式。如果你不了解,可以找回上周五的《阅人》继续阅读。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式——表象系统模式。
为什么说这个模式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人类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用表象系统来收集辨别信息。这一点,动物是做不到的。这是我们智人的专属特征。
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当你思考的时候,你思考的内容和元素是什么?你思考的内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在脑海中呈现的?你的内容载体是什么?这些就是我们对于信息的类别。
每个人都喜欢用一些习惯的方式收集信息。举个例子,如果在不考虑钱的前提下,你去买一辆汽车,你的第一反应是怎样去选择一辆车?
1、汽车的外观和内饰。外观要够炫酷、可爱,颜色要是我喜欢的,内饰要高档、大气、上档次;
2、听取售车人的介绍。我不懂汽车,但我可以从他们的介绍里听到我想要的信息。
3、汽车的操控感。外观内饰和别人说什么都是浮云,只有我自己开一圈才行。
4、调查研究。市面上这么多品牌的汽车,不能都去试开一圈啊,还是要前期做一些调查研究,比如发动机是1.4T还是2.5L?进气形式是涡轮增压还是自然吸气?变速箱是7档双离合还是6档手自一体?一定要对比分析一下才行。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3种原始收集信息的类别,还有1种后天学习的类别。原始的意思就是我们从娘胎里一出来就会,后天学习的意思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工作,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
01丨4种信息收集类别:视觉、听觉、感觉和自语
视觉(Visual)
通过视觉收集信息。凭图像记忆事情,能在同一时间立即处理大量信息。
我有一个朋友,每个周末他都要给家里的冰箱“补货”,但是要补一周的货有些多,有些人会写下来,而他只要打开冰箱,从上到下看一遍就可以了。去到超市如果忘了买什么,只要在脑中调出出门前看冰箱的画面,就能记得要买什么。这就是习惯用视觉模式来收集信息。
听觉(auditory)
通过听觉收集信息,可以从声音中收集信息。容易被声音影响,需要口头上的称赞和肯定。他们用肺下部呼吸,并且呼吸深,习惯记忆步骤和次序,喜欢用语音,喜欢音频的微课。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听觉都不太好,听觉不太好不是指我们的生理有问题,而是听不到重点,听不到关键词。习惯听觉收集信息的人,可以完整复述对方的话,并且不会改词或强加自己的理解。
感觉(Kinesthetic)
透过行动去收集信息和记忆事物,比起视觉和听觉需要更多时间处理信息。他们表情丰富,喜欢身体触碰,说话喜欢离人很近,动作敏捷,喜欢运动,行动力强,喜欢很大的空间,喜欢自己体验。
习惯感觉收集信息的人,很相信自己的肢体感受,喜欢用肢体拓展链接。你会发现有一些人,比如夫妻,妻子是感觉型。你跟她一起看电视,她一定要有一只腿或者胳膊搭在你身上,她们需要这样的肢体链接,才能认为你们是一起看电视。包括一起看电视剧,你要是比她多看两集,她都能生气,因为你没有跟她同步。
接下来我们说后天学习得出的类别:自语
自语 (Auditory Digital)
习惯花大量时间跟自己对话,善于处理信息及经验,有总结和做结论的能力。他们通过语言语义思考,喜欢自言自语,喜欢分析,并且很少有动作,面部表情也很少,喜欢逻辑分析,情感表达抽离,喜欢计划是否理智,行动力弱,喜欢个人空间。
如果你的工作偏向逻辑,理性,研发的话,你可能会逐渐被训练成自语的模式。比如:理工男,技术工,研究人员。
其实,我们人类每天都要跟自己对话几万句。比如,早上一睁开眼就开始跟自己说:
“该起床上班了”
“再睡5分钟吧”
“今天搭配什么衣服?”
“早上吃什么?”
“今天上班路上人真多,好烦啊!”
“太好了,今天没有迟到”
“今天,她怎么穿这套衣服?”
大部分喜欢自言自语或者内在对话的人,都倾向于自语型。
02丨测测你是属于那一种
回到我们刚才买车的话题,如果你是看重外观的,你倾向于视觉;如果你是听别人介绍的,你倾向于听觉;如果你是喜欢操控的,你倾向于感觉;如果你是调查研究的,你倾向于自语。当然,这只是一个非正式的测试,不能代表你就一定是倾向于这4种模式中的一种。
你还记得我们上期《阅人》里面的时间体验游戏吗:昨晚在哪儿吃饭?
- 如果你的脑海中只有画面,那么倾向于视觉;
- 如果你不仅能看到画面,还能记得食物味道,那么倾向于感觉;
- 如果你在脑中还能听到昨晚有人跟你说话,那么倾向于听觉;
- 你脑中第一个跳出这顿晚餐很便宜,外出吃饭时停车比较方便,那么倾向于自语。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有什么用了?这些类型也是我们思考的偏好,通常这也决定了我们偏好接收外部世界的哪一类信息。同时,当我们想要影响一个人的时候,或者说我们试图说服一个人,我们需要了解哪一类的信息是对方偏好的。
03丨如何识别这4种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使用词语的类型,基本上需要去留意对方使用的动词和形容词。比如:你有什么看法?看法是视觉的,你想听听你有什么建议?听听是听觉,你感觉怎么样啊?感觉型。
还有一种方式是我们的眼球运动。眼球喜欢往上看——视觉。右上方视觉想象,左上方视觉回忆。(下面这张图的标记是右利手的人,左利手的人请自行脑补相反的标记。)
Vc (右上)=图像/视觉构想
Vr (左上)=图像/视觉回忆
Ac (右中)=声音/听觉构想
Ar (左中)=声音/听觉回忆
K (右下)=感觉
Ad(左下)=自语/分析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最好的状态是拓展我们自己的表象系统。如果你是单一模式,可以开始尝试拓展其他弱项的模式,这样你在与对方沟通的时候,你才能自由切换模式。
当我们知道了对方表象系统模式,如果对方是有强烈的单一表象模式的偏好,最好使用对方偏好的表象模式进行沟通。如果要影响对方或尝试说服对方,也尽量使用配合对方偏好的表象模式。对于表象系统比较均衡的人,尽量使用多种丰富的表象模式语言来沟通。
好了,今天的《阅人》就说到这里。下一期我们讲管理方式模式。
作 者 信 息
10月的CDP可以报了,详情加我们公众号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