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地、八亩宽,里头坐着女儿官;脚一踏、手一扳,噼里啪啦都动弹。”如今能猜出这是描述什么劳动的年轻人可能没几个了,这是一首在关中流传了千百年的织布儿歌。
最近两年的盛夏,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地球“后妈”热情不减、酷暑难耐,特别是每年七、八月的夜晚年轻人整夜开着空调睡觉,室内空气污浊、感冒频发;年长体弱者就不好捱了:吹空调风扇受不了、不降温吧汗流浃背,床单、凉席紧紧粘在身上,翻个身刺啦啦响、起来后只见饱满水润的人影好像用3D技术打印在床,实在令人很不爽!
每每这时,家里有土布单子、粗布凉席的就会立马派上用场,她们透气吸汗,很好照顾了全家的需求,使人在烦躁的夏季也能一觉到天亮。这时的土布就是“亲妈”的温度:温而不热、凉而不冰。记忆中土布柔软舒适、冬暖夏凉,抗静电、抗辐射,与肌肤亲和力强;又因其稍显粗糙的线条、纹理,自然形成无数按摩点,起到保健美肤的作用,它还能防螨止痒、调节代谢,符合现代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追求。
笔者此处所说的陕西关中土布,又称"家织布",是特指黄土地上的婆姨们过去完全用“纯手工”方法打造出的一种老粗布。由于采用全棉织造而成,所以是100%绿色环保、真正零污染的原生态产品,它结实耐用、花样繁多、色彩艳丽。今天连农人也已很少穿用了,大姑娘小媳妇们对此更是早已不屑一顾或一窍不通,但我这个70后出生的人,至今对老布仍怀有很深的感情、可谓一往情深。
关于老布的制作过程,我的记忆已比较淡了,有的名词也用汉字无法表达。但我曾无数次目睹母亲织出的卷卷新布,隐约记得它工序十分复杂,据统计从采棉纺线到织出成品,工序共有七十二道之多,其中主要的至少有弹棉花、搓捻子、纺线、拐线、浆线、打筒、经机子等十五、六道以上工艺,有时还要经过精密计算,这也是脑子不好的农妇最头疼的。
先将皮棉用弹花机轧成蓬松的纤维,用电焊条或竹棍将棉絮搓成捻子。由于织布多在室外进行,我印象不深。但纺线则常在冬夜的火炕上进行,小时候常常晚上一觉醒来起夜时,透过惺忪的睡眼,看见母亲还盘着腿坐在炕上纺线:左手从捻子里抽线、右手摇纺车,动作娴熟、姿势优美,抽出的细纱线绕在锭子上,缠满后的叫繀子,一般每晚要纺七、八个才休息,这时她总会小声哼唱秦腔或儿歌以驱除长夜的孤独:“纺线线、纺线线,为着家人把衣穿,夏天忙、冬天闲,抓紧时间纺线线,过年我娃把新衣穿,妈的心里才喜欢。”
当积累到可织一匹布时,再把繀子上的线用拐子拐、用面水糨、包颜色染,以增强韧性及花色品种,至此就可“经机子”了:将“拾(篦子一样疏密、长条样)”穿于经线中,用交棍分出上、下层经线,后缀一石尽力拉长,叫“拽拖”,线一端绕在一个有齿的轴上,这个部件叫“升子”。为了使经线顺利过“拾”,还要用草刷不断疏理,经线经过交棍分开,卷入“升子”时每卷一圈加一根细竹棍,叫“引子”,达到防止经线粘连的目的。
在我印象里,“经机子”这天屋里跟过“小事“差不多、四邻的妇女们都会来帮忙,决定颜色、讨论花型,有时甚至因意见不合还激烈地争吵几句,但更多的是欢声笑语,那和谐的氛围顿时给寒酸清净的农家小屋带来了久违的温馨和暖暖的春意。尤其是当一人独创或学到了新花样时,马上就会吸引差不多半个村子的妇女们前来学习取经。
“唧唧复唧唧,农妇当户织”。经完机子,就可正式上机织布了。妇女织布跟关中男人“打胡基”一样,都是彰显魅力、展现技艺的绝佳机会,它讲究手脚完美配合、眼脑科学协调,比起如今开自动挡小车难多了!织布脚踩踏板使板弓形成弹力。通过“拾”上下置换,形成空间,一手持木梭(内置浸水之纬穗)带纬线穿行于其中,一手拉动拾拍打挤压,使经线上下交错,布便形成了。如果织花布,则依据设计的花纹,不断变换装有不同颜色纬线的木梭。
小时候机器织的“洋布”很少,也与农民无缘,我们一家六口人四季的衣服、鞋袜,甚至擦脸手巾、灶火抹布等都是母亲用老布做的,辛苦程度之高、劳动强度之大,不难想象。当时,母亲终年在土地上劳累之后,还要利用工余和雨雪天最少织出两匹布来,才能基本满足全家的需要。她现在腿疼的老毛病,都是那时落下的。我有模糊印象的是冬天,织机就放在几面透风的室外,她常在脚下放一盆炭火,以驱走那漫长难耐的严寒。织布虽苦、但亦有乐,看着家人穿着温暖、合体的衣服、其乐融融,那份满足是外人无法体验的。
我小时候,一件老布衣服,往往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着穿。当时有这样的说法:老大新、老二旧,缝缝补补给老三,我排行老四,传到我这里已不像样子了,破点不怕,我最怕的是穿两个姐姐叉子开在旁边的女式裤子了,为此小伙伴们和村里爱热闹的大人没少取笑过我,这也是当时我最难堪尴尬的时候。
在关中,”浑头布”历来还是儿女婚嫁的重要定情物,寓意日子浑圆、和和美美。过去在蒲城农村,如果家里有女儿出嫁,女方母亲就会提前几年准备花色不同的老布床单、被里、门帘等共十来条做陪嫁,这既是亮家当、体现娘家人对女儿的关爱,也反映出新媳妇娘家妈的勤劳能干,间接说明她调教出来的女儿也差不到哪去。记得那时结婚第二天新媳妇熬娘家前脚刚走,村里的妇女们就会蜂拥到洞房、“看陪搭(嫁妆)”的风俗开始了,她们时而点评、热烈讨论,时而赞许、自愧不如,临了还不忘叮嘱“阿家(公婆)”给人家把拉乱的东西按顺序拾掇好,免得新媳妇回来了不高兴,呵呵!其实这既是了解新人的过程、给以后相处储备谈资,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
如今,随着世界范围内追求自然、回归本色的潮流,家乡老布又一次成了抢手货,特别是蒲城土织布被评选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她更成了嗅觉灵敏之人发财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该县荆姚镇许家庄村成了遐迩闻名的老布村,历史悠久的关中土布走上了规模化、精细化、产业化的发展快车道,“电商平台+合作社+社员+市场”的先进模式,更是给土布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久违的此起彼伏的织机声啊,你不再只是遥远的乡愁记忆,更是土布畅销国内、甚至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你为贫瘠厚重的黄土地带来了新潮观念、为曾经贫穷的乡党们换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富裕起来的老乡也不忘把土布作为珍贵的纪念收藏品送给城里的亲戚,同时捎去一份浓浓的亲情。年龄稍长的公家“干事”人虽然各种布料的衣服都不少,但有的人总不忘时时将老布衣裳贴身穿着,时刻感受母亲的抚摸;我家床上无论冬夏也总是铺着老布单子,它使在外的游子心存踏实安全感,感觉着她的低碳、享受着她的舒适,仿佛置身于母亲那温暖的怀抱!
孙凯华:陕西蒲城70后人,现盲流于西安临
潼,新疆从军十余年、而今迈步从
头越,闲暇码点文字自娱自乐、聊 以自慰。
欢迎关注公众号:凯风月华清
阅读推荐:
1、农家馍
2、兔死我悲
3、阿黄,你胃里曾有两块磁铁,造吗?
4、歪狗,让眼神不好着情何以堪
5、土炕,你见证了秦人的悲欢离合
6、勤劳一生德范长存、日霜花两肩音容宛在
7、父亲生日还在,但再也不能接来一起过了
8、麦收的味道
9、消失的麦草圈,带走远行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