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一个讲座题目吸引:名师的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凝练。兴奋了好几天,因为是在周末,可以去蹭课听。
结果,提着电脑,亲临现场,却让人很失望。因为专家讲的和主题几乎不搭,我忍着听了一会儿,几乎讲的是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并没有说什么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
只是,还是记住了一句话:名师要凸显成人之美的专业伦理。
好吧,有一句不让自己失望的也值得了。这句话可以专门用篇文章来解读一下。
现在发现,自己是一个做事目的性较强的人。不太喜欢将时间浪费在不喜欢的人和事上,所以听了1个小时后,毅然决定离开。
不过,这一个小时也够长的。
2)
其实,要找一个自己推崇的专家,的确有些难。
这些年,也接触了很多专家,他们都是颇有建树。有好几位在开始接触之初,比较兴奋,还写下一些文字表达对他们的喜欢,但坚持不了多久,我便会“移情别恋”,也许,最持久的还是对文质老师吧。
朋友圈里,专家也有好多。但是,他们的推介也并不是每篇必看,甚至有的只是看了个标题。
所以,要保持对一个专家深入的长久的喜欢,和自己要深入的长久的做一件事一样有难度。
当然,也和我“走马观花”的性格有关吧。
3)
春日迟迟,但春日已经来临。
晚上去一个地方办事,经过街边拐角,忽见一树白色的花,惊艳了我。我不禁发出了惊叹声,那声音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或许,这是一树樱花吧。就像昨天在学校,经过图书馆时,瞥见那一树红梅,一样让我心里舒畅。
这大自然馈赠,我好像缺失了很多。
春天来了,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去看看花花世界。
有了这颗心,那就一定得付诸行动吧。
4)
昨晚梦见逝去的公公,说要吃面条,我给他做了一碗。这是他走之后我第一次梦见他。
所以今天晚上,决定去买些祭品,烧一些纸钱给他。
凭印象,步行了15分钟,正准备向路人打听时,一抬头就看见卖祭品的地方。
已经有一位男士在购买祭品,买了很多。他说:“老婆昨晚梦见死去的父母,所以需要烧些给他们。”和我的情况差不多。
这两个月来,还是不大相信这件事,但他的确走了。我们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和他对话,给他足够的“钱”,让他可以尽情去享受。
5)
午间,一群同龄人吃饭。
席间大家聊起各自的中学生活的艰难,求学的困顿,这些事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
升学的命运,决定了我们的走向。当初只想跳出农门,所以上了师范。而没有考上师范的去读了高中,最后都读了大学,现在的他们,可以说90%的命运都比我们中师毕业的人强。
也许,我属于那10%吧。我只是一个略微有想法,又愿意去实施的人。
这些年走来,还是如履薄冰吧,幸得贵人和学校平台相助,我才有现在这般模样。
6)
第10期写吧即将开启,新增的参与人没有,但还是需要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