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即将毕业的小姑娘留言告诉我说她快要离校,难舍在学校的四年生活。我耐心的告诉她应该如何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像她这么优秀,一定会适应的很好。
她回复我说很惊讶我居然没有告诉她让她好好珍惜最后的在校时光。
也是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转变,好像接受了我已经完全不是学生的事实,也适应了进入社会的节奏,而在此前的两个月,我的想法还不是如此。
没毕业时,曾经问过一个早我一年毕业的朋友,需要用几年去适应进入工作的角色,我问她一年够吗,她说可能不够。
直到现在,我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90后的最后一次高考在前两天结束,93年的我们也已经进入第二个本命年。因果循环,来去无常,一拨人在不经意间走散,另一拨人又在不经意间重新相遇,两年仿佛已经完成了一次生命旅途的大换血。
昨晚睡前,我清理了一次通讯录。从372人删减到133人。
很多人的名字我甚至已经和逐渐陌生的脸对应不上,很多数字躺在那里,不声不响多年。
不是人情冷漠,是社交需要成本。学生时代最不缺的便是时间和精力。
而工作后的我们,不再愿意把有限的私生活拿出来一大部分与他人共享,因为这意味着日后我们还将需要持续不断的输出去维护。但对每一个要为生活奔波操劳的人来说,即使花上很少的时间去维持一段感情都是劳心劳力的。
于是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成为一种最容易被接受的思想理念,于是一边怀念于过去单纯无忧的象牙塔,一边挣扎于知己难寻,孤独成为常态的现实锁链。
其实,与其说是怀念过去,不如说是我们难以接受和面对进入社会所要面临的各种压力。
01.独立和责任,压力如山倒
步入社会意味着责任的增加,意味着我们要承担的更多。从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往后都要变成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养家糊口的任务。
从前可以心安理得的大吃大喝,现在则要小心翼翼的节衣缩食。
举个例子,在我们老家,只要是还没工作,过年都会视同孩子对待,红包压岁钱一样不会少,而工作后则证明你已经是有经济独立能力的人了,压岁钱自然也就没理由再给你。去年给我的几个小外甥发红包时,一度觉得自己明明还是个孩子,怎么就要给别人发压岁钱了。这种角色的突然转变很多时候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不用为布帛菽粟焦虑担忧的日子谁不怀念。对大部分人来说,每逢日子过得不顺心的时候就尤其喜欢怀念过去。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你总喜欢怀念过去,是过去真的那么美好,还是现实过得很不如意。大致有一些道理。努力向未来奔跑的人是没空伤春悲秋的,把日子过成诗的人也不会总囿于过去不肯放手。
02.社交恐惧难以避免
走出校园,意味着不以利益为交友目的的朋友会越来越少,言不由衷越来越多。任性这东西在以前或许还可以被视为可爱的资本,而工作后只会被当做不成熟的表现。由于一言一行直接关系着领导,同事,朋友对你的评价和看法,谨言慎行,少说话成为初入职场人的标配。
由此带来的社交恐惧是难以避免的。
尤其对于慢热的人来说,进入一个新环境总需要漫长的适应过程,可当我们刚适应校园一切的人和事,熟悉彼此间的交往脉络,却又要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交圈子,而这正是很多人内心最为排斥的。
脱离学校,社会倒逼着我们融入新圈子的能力。
在学校可以慢热,用几年去熟悉了解一个人,但社会常常给我们的时间和耐性极其有限,如何迅速和别人打交道俨然是进入职场工作的第一节必修课。于是,这种无形间的社交压力让我们更怀念从前宽容又宽松的校园环境。不用快餐交友,也不用违心交友,可以谈天说地,亦可以肆意任性。
03.生活和家庭间的无形压力
当相亲成为日常,自由恋爱就活在了学生时代。说来也奇怪,22岁和23岁仿佛相隔甚远,22岁还是20出头的小姑娘,23就是快奔三的大龄女青年了。
这似乎和很多中国父母都有的共性特征不无关系。在学生时代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应该以学习为重心,但凡谈恋爱,就被强行定义为早恋,毕业后又迫不及待的希望赶紧恋爱结婚。恋爱婚姻的危机感从一毕业就被树立。于是相亲等各种招式轮番上演。
学生时代单纯和没有紧迫感的恋爱就显得格外稀缺和值得怀念。
其实说来,大多时候我们怀念的不是校园里的清风明月,和一起吃过大排档,通宵唱歌到天亮的人,而是过去不曾加身的危机感。如果可以重来,换一群人相识,两年之后,或许我们依然会怀念那时的无忧时光。
孙燕姿歌词里有一句:我怀念的是无话不说,我怀念的是一起做梦…对无数从大学毕业的人来说,毕业后最怀念的不过是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尽享快乐的那段日子。
但时光终会走,学生时代的喜怒哀乐终要学着收藏,我们也终要学着成长,在不同的环境认识不同的人,担负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生活命运。往事不回头是痛苦的成长,却也是最成熟的蜕变。
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写下这篇文章。
惟愿刚毕业的你们,尚好的青春,都是梦的方向。
愿已毕业的我们,双手摆摆,往事不恋,潇洒向前。
❤️